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兵南下(2 / 2)

明末大军阀 东仙轩辕 4084 字 2024-02-24

众多火路墩、屯堡的军户们收拾物资,他们挑着自己的家当,赶着自己的猪羊,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分别进入了王家庄、大盘堡、铁撅山铁料场这三个大堡中。刘衍为了这一天的来临,早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所以转移有条不紊,没有出现慌乱。

随后王芸禾又走了进来,笑着对许铭说道:“正好午饭准备的差不多了,许总旗留下吃饭吧,正好跟你家大人喝点酒。”

不过听刘衍这样说,一众甲长们也是松了口气,例来鞑子入寇,他们这些火路墩、屯堡都是

刘衍发出一连串的命令,众人都是凛然遵行。

在王家庄境内,除了黄山墩、大盘堡、风火山墩等几个大堡外,还有不少火路墩,每处都有军户少则三、四十户,,多则百十户,这些火路墩内也有将近两千口人,还有众多的物资,全部都要转移,这是个很大的工程。

敌兵压境,民心惶恐,刘衍就是王家庄上下的主心骨了。面对众人的目光,刘衍沉声道:“命令全堡戒严。从今日起,王家庄全境闭门清道,有敢擅自通行者杀,有敢动摇军心者杀,有敢不从令者杀,有敢贻误战机者杀!”

在此期间,刘衍下达命令,让主事楚韵非将晒盐场的人员和物资一并迁移到大盘堡去,同时让军屯劳作的军户也迁移到大盘堡去。

刘衍语气沉重的说道:“此次贼奴入寇。声势浩大,我大明又将生灵涂炭,百姓受难。”

“不过!”

刘衍连头都没抬,直接说道:“我等身为墩军,整军备战难道还需要理由吗?”

岳明指着远处颤声说道:“五烽五炮,奴军在五万人之上,五万人之上!”

清兵入寇,京师戒严。

刘衍静静地立时,这时他的心情反而平静,清兵终于到了,自己筹备了许久,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刘衍接到了调令没有任何犹豫,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旦青州府失陷,灵山卫便是首当其冲,刘衍所在的王家庄同样不能幸免,不如趁着此番各地卫所兵马集结的机会,一同出兵迎战。

此时刘衍所部刚刚完成坚壁清野,便接到了命令:此番清军

刘衍看着这几个老兄弟,心下感慨,这是自己任王家庄管队官以来,大盘墩诸人

他看着众人说道:“虽然还不能确定贼奴大军会不会南下灵山卫各地,但是我等也要全力备战。目前境内诸屯堡虽然经过不同程度的整饬,但是面对大股贼奴兵马,依然难以防御,为防各堡人口、物资为奴所用,我决定实行坚壁清野之策,除大盘堡、王家庄、铁撅山铁料场之外,余者屯堡、火路墩的军户皆尽转移,不让贼奴的到一草一木。”

许铭笑着说道:“属下谢过夫人,只不过属下还有事情,就不……”

众人面面相觑,都是面色灰白。刘衍眉头紧锁,只是让王芸禾在百户官厅内待着,自己带着许铭上了堡墙。

七月二十六日,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掌御马监印务曹化淳题报:“接获圣谕,奴孽深入,随行勇卫两营管理孙继武等将,原派城外列营军勇挑选精健兵丁,委令参将孙应元等统领,随即星驰入援,务将逆奴剿杀。”

自七月二十五日起,山东总兵刘泽清、山西总兵猛如虎、大同总兵王朴、保定总兵董用文,山永总兵祖大寿,此外关、宁、蓟、密各总兵祖大乐、李重镇、马如龙尽数领军入援。

众人闻言都是吸了一口冷气,个个脸色灰白,五万大军,如此声势浩大的入侵,已经让众人的心头极度紧张起来。

很快的,骑兵哨的一个个传令兵策马从王家庄堡内奔出,传召辖内军官紧急议事。

各处火路墩、屯堡的军户转移之后,他们的家园肯定要被清兵烧毁,不过人在就好。家园毁了,还可以重建起来。

刘衍雷厉风行,一一布命令,任何人都没有反对的余地,敢有不从令者,就地斩首。不过刘衍指挥若定,没有丝毫慌乱,众人也心下安定下来。

七月二十四日,兵部咨文更为严厉急促:“兵部尚书张题覆,咨大同巡抚,奴贼自宣入昌声势日迫,飞拨云中兵将星驰入援,限该镇文到日为始八日到京,若违限不到抚镇均当请旨处分!”

此时刘衍等人一齐向南门城头的烽火台方向看去,却又听到一声炮响传来,惊得众人又是一颤。

刘衍环顾左右,沉声道:“我等身为大明将官,当以国事为重。此值国家危难之秋,惟有慷慨无畏,抱定成仁之决心,尽忠尽职,抚险防贼,才有一线之生机。”

在短暂的议事结束后,众军官一一告辞而去,分别回去急急转移人口和物资。

于是刘衍命令各哨立即集结,以陈勋部为留守,分兵驻守王家庄、大盘堡、铁撅山炼铁厂三处,每处以一旗墩军为主,同时征调各处的守望墩军和军户男丁协防。

虽然这些人的战力远不如刘衍整编的七哨墩军,但是也可以跟在陈勋部将士的后面帮忙,也算是多了一份的保障。

至于其余的屯堡和火路墩,刘衍只能暂时放弃防守,毕竟此时刘衍也没有过多的兵力分兵驻防,要迎战清军,刘衍必须拿出全部的实力来,绝不能掉以轻心。

仅仅过了一天,除陈勋一哨墩军部署在各地之外,剩余六哨将士全部汇集在王家庄,刘衍在王芸禾和堡内百姓的欢送下,率部出征,前往夏河寨前千户所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