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鳌山卫(2 / 2)

明末大军阀 东仙轩辕 3544 字 2024-02-24

“即便是这样,经过属下这段时间的走访,鳌山卫各处的军屯也大多被各级军官、各地士绅侵占,被侵占的耕地占了总面积的七成!”

刘衍也是疑惑的看向沈拓,只见沈拓拿出了一份名单,交给刘衍后,说道:“的确是阻力不大。大人,属下走访各处之后,便想先一步清查鳌山卫各处的军屯土地,原本想着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可是让属下吃惊的是,各地士绅、各处的总旗、小旗、百户闻讯,纷纷赶来向属下表忠心。”

前院正堂上,刘衍招呼众人坐下,然后便直奔主题,让沈拓回报这段时间的情况。

“嗯。”

城东有演武场,建有将台、厅堂。城外还有社稷坛、风坛、云坛、雷坛、雨坛、先农坛、城隍庙、关帝庙、玄武庙、三官庙、三司庙、马神庙、观音阁、福寿寺、朝阳寺等宗教教建筑;有文林坊、柱史坊等坊表建筑;有通济桥、长平桥、迎鹤桥、小石桥等桥梁建筑。

“此外各处墩军普遍缺额,各级将官吃空饷、喝兵血,导致各地墩军普遍逃亡,各处军力严重不足。”

“不知大人准备在鳌山卫停留多久?”

苗绍笑着对沈拓说道:“你这是沾了大人的光,不然鳌山卫这边肯定是困难重重的。今晚你要摆酒,请大人喝酒,我来作陪!”

刘衍笑着问道:“怎么,现在就想赶我走了?”

沈拓命人将鳌山卫的一应文卷都搬来,然后一一说道:“大人,鳌山卫多山少田,下辖浮山千户所、雄崖千户所两个千户所,可是这两个千户所的军屯耕地却很少,只有十一万亩左右,远不及灵山卫的耕种面积。所以,鳌山卫每年收上来的田税军粮也很少,几乎年年都要向上官申请调拨。”

刘衍听完也很诧异,随后便释然了,笑着说道:“这就对了,本官在灵山卫大刀阔斧的改革弊政,杀过人、贬过官,但是对百姓却是好处多多。现在到了鳌山卫,那些官吏和士绅自然不敢对着干,而百姓肯定是双手欢迎的。一正一反之下,整顿鳌山卫的阻力肯定小了许多。”

“那好,就明天,本官随你一同去四处看一看。”

“属下不敢。”

沈拓说完后,刘衍赞许的说道:“很好,沈指挥使做得好,这些事情也是本官想要做的,我看就按照计划逐步开展就好。”

沈拓说道:“属下计划明天开始清查各处耕地,大人要是不急着走,属下烦请大人一同前往。”

期间,刘衍召见了一些士绅和当地的总旗官、小旗官,这些人对于刘衍的到来非常热情,当刘衍提到以低价收购耕地的时候,众人纷纷答应下来,事情顺利的让刘衍心中诧异。

笑过之后,刘衍问道:“既然沈指挥使当了鳌山卫的操守官,那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刘衍点了点头,这样也好,自己可以顺带着见一见各处的将官和士绅,当面敲打他们一番,免得日后这些人暗中捣鬼。

弘治元年,分巡副使令檄指挥使再次重修鳌山卫城,四方设门,四门加楼。

刘衍在苗绍、沈拓等人的簇拥下,从北门入城,经北大街直奔卫署。

城中的十字大街贯穿卫城东西南北,街面宽敞,形若棋盘,布局对称,以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在城外又有了东街、西街、北街居住区。城中分东、西、南、北四街,建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廒等。

一旁,苗绍诧异的问道:“既然如此,那刚才你还跟大人讲,鳌山卫的阻力不大?”

刘衍摇头叹息,自己手下这帮部下,都没有成家,这可不是小事,自己以后是不是要搞个联谊会,给他们牵牵红线?

但是实际的情况,却让刘衍顿感意外。

“接下来,我准备前往夏河寨前千户所巡视一番,这边整顿鳌山卫的事情,你要多多上心。”

数日之后,刘衍带着苗绍一众准备离开鳌山卫城,在离开之前,刘衍对沈拓嘱咐道:“另外要多派些人手下去暗查走访,那些士绅和各处将官虽然配合,但是我总感觉不对劲。此番整顿鳌山卫已经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可是这些人却依旧配合,我看他们不是胆小被吓怕了,就是暗中谋划着什么。但愿是我多虑了。”

沈拓抱拳说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谨慎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