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军工基地(2 / 2)

明末大军阀 东仙轩辕 3761 字 2024-02-24

崔明源兴奋的说道:“谭主事所言不虚,只要铁撅山铁料场那边能够稳定供应,我这里就没有问题!”

刘衍眼见即墨营参将张友勋等人始终没有动静,于是也放下心来,在巡视了夏河寨前千户所各处后,便做出了一个决定。

魏汉笑着说道:“游击大人有令,我是莫敢不从。再说这些也都是我的分内事,谭主事就不必客气了。”

“哎!新鲜的梨子,酸甜的杏子,都来看看了!”

谭晓大、赵昚、崔明源、魏汉望着站在马车上不断挥手告别的徐乐,以及众多工匠们,心中很是不舍。直到车队走远,再也看不清楚车上的徐乐之后,几人才准备回去。

随后谭晓大等人赶到南河岸边,兵甲督造处在浮山前千户所的新址也修建了水坝,兴建了数量两百张水力钻床,所以这边原本属于兵甲督造处使用的水力钻床便没有运走,直接留给火器督造处了。

一旁的赵昚说道:“只是生产这么多的火器,用不完啊!都不用两个月,咱们新军的兵备就多了,甚至鸟铳比士兵都多!”

防守官、中营千总郭荣早早的等在城门口,见到沿着官道浩浩荡荡驶来的庞大车队,也不禁啧啧称奇。

数日后,徐乐率领大队人马抵达了鳌山卫浮山前千户所城。

“此番转运有劳防守魏大人了。”

“呵呵,为游击大人办事,我心中欢喜,不辛苦。”

随后徐乐抱拳说道:“这么多的事情,郭大人竟然在一个月左右就办成了,真是辛苦!!”

等到这些事务都忙完了,已经是四天之后了,徐乐随即下令兵甲督造处开始恢复生产,并且派人联系铁撅山铁料场,开始向兵甲督造处新址这边运送各种物资。

徐乐闻言大笑着说道:“好,太好了!有了这两百张水力钻床,铠甲坊的产量将会大涨,一月至少可以打造五、六千副铠甲,太好了!”

徐乐在郭荣的陪同下到处查看了一番,只见高大的院墙将大半条街的院落都围了起来,只有正门和东、西两个侧门可以出入,很是严密。

“也好!”

从这天开始,徐乐带着一众工匠、学徒开始忙碌,兵甲督造处的全部家当被安置进来,兵甲督造处的新址房屋也被一一分配了下去,铠甲坊占了三分之二的房屋,兵刃坊占了三分之一,然后两坊又细分了下去。

官道上,八十多辆大车一字排开,很是壮观,在一哨一百六十多名新军将士的护送下,大队人马踏上了旅途,朝着鳌山卫浮山前千户所赶去。

“果然如此??”

这就导致浮山前千户所城内非常的空旷,有大量的空闲房屋,此番兵甲督造处的新址就坐落在城北,刘衍经过实地勘察后,划下了一大片房屋,面积足足有王家庄旧址的两倍大小。

赵昚、崔明源抱拳领命。

浮山前千户所城占地不小,但是其中的人口却不多,原因就是这边的土地贫瘠,早在万历年间便不断有军户逃亡,后来鳌山卫索性将浮山前千户所的军户名册删减了许多,将不少军户都迁往别处了。

这天清晨,浮山前千户所城内,一个汉子挑着一个扁担,扁担两头的竹筐内放着一些瓜果,走到兵甲督造处新址的正门外面,便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席地而坐,开始沿街叫卖。

当日谭晓大便组织人手开始搬迁,即便火器坊搬迁的距离很近,谭晓大也为此雇佣了王家庄内的两百多民夫,着实忙碌了整整两天时间,才将火器坊整体搬迁完毕。

刘衍下令在鳌山卫的浮山前千户所修建一处新的军工基地,然后将兵甲督造处整体搬迁过来。将来王家庄作为火器军工基地,浮山前千户所城作为兵甲军工基地。

那汉子此时已经全身湿透,但是依然坐在树下懒洋洋的吆喝着,双眼却不时瞥向街对面的兵甲督造处大门。

没过多久,十几辆大车便停在了兵甲督造处的大门口,当大门打开之后,随车的民夫便在几名新军将士的登记监督下,将大车上的铁料、煤炭等物资搬运进去。

这一幕全都被树下的汉子看在眼里,那汉子随手将一个梨子从筐中取出,用指甲掐了一道口子,又放了进去。

直到傍晚时分,那汉子才挑着扁担离开。这样炎热的天气在街边待了一整天,那汉子的脚步已经有些轻浮,显然热的不轻,但是依然加快脚步,很快便转入一条小巷,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