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语分为三段数字,
刘衍听完沉默了许久,随后说道:“其实本镇早就看出使用银子流通的弊端,只是之前实力不足,本镇心中的想法始终无法实现。现在看来,契机到了。”
当日,刘衍一个人待在书房内思考对策。
至于后世影视中的银票、汇票等等,眼下明末乱世中还是没有的,要等到满清中晚期才真正的流通起来。
“此事本镇知道了,你作为镇抚官,先稳住各营将士的军心,朝廷此番为了筹集银子,也的确是仓促了些。尽量不要让各营将士因为银子的事情,发生什么冲突来。”
“好。”
“今日叫商部与商会的两位前来,就是要通知二位,本镇会给出一年的过渡期,一年之后,商部的各处产业的收入,全部只收取银币,拒收各种形制的碎银子。而商会这边,本镇希望凡是加入商会的商贾,都要鼎力支持银币的推广,支持山东钱庄的各种业务。”
“银锭、山形银、银珠、银饼都有,而且银子的成色、重量也不尽相同,这就非常麻烦。各营将士拿到手里的银子,名义上是一样的,可实际上,因为银子大小、成色参差不齐,所以造成许多将士吃了亏,不少将士拿到的银子都不足数。”
“王部长,政务部这边要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银币推广之后,肯定会有不少百姓与幕府官吏想不通,到时候你的压力也会很大。”
“大过年的,烦心事就不要想了,一会儿咱们去听戏好吗?”
刘衍笑着说道:“岳部长做事,本镇还是非常放心的。”
刘衍笑着说道:“其实民间百姓使用最多的还是铜钱,银子接触的非常少,影响并不是很大,真正受到影响到是商贾、官吏、新军将士等,所以诸位的担子很重啊。”
“至于民间流入的银币,也不用担心。等到银币大规模流通之后,本镇会下达命令,在民间彻底禁止碎银子流通,百姓想要使用,就必须到山东钱庄进行兑换。”
现在时机成熟了,又有眼下的契机,刘衍决定出手,在青州府城内开办钱庄。
如此一来,每一个银币的暗语都不同,如有人想要伪造,暗语密码肯定是伪造不出来的。
“至于其他的,本镇还要再仔细想一想。”
“那就进屋说,我再给你上壶热茶!”
而且刘衍也暂时不会推行银票、汇票等,虽然很便利,但是大明宝钞的教训太深刻了,以至于从皇帝到百姓,都对宝钞一类的纸质金融手段心存畏惧,刘衍也懒得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先推广银币才是当务之急。
“这个不用担心,以后朝廷拨下的银子,都要先入库财部,待到山东钱庄重新铸成银币后,才会发下。”
刘衍说道:“山东钱庄的作用,不但是发行银币,还会对外借贷,吸收存款等等。百姓有了余钱可以存在钱庄内,钱庄会按月支付给百姓一定的利息,让百姓获利。商贾周转困难,可以向钱庄借钱,向钱庄支付高于存银的利息,但是绝对比民间借贷的高息合算……,另外钱庄还可以进行汇兑,碎银子或者银锭、银币、铜钱三者可以互相兑换,方便百姓和商贾,钱庄从中收取一定的兑水,也就是费用……”
“这种银币重量为一两,面值也是一两……”
刘衍顿时一惊,问道:“说详细些。”
“嗯。”
刘衍赞许的点了点头,王炆镇一语中的。
“是。”
刘衍也跟着笑了起来,随后便开始说正事:“事情是这样的:眼下青莱镇各处流通的银子参差不齐,各种成色、各种款型、各种大小比比皆是,军中发放军饷、抚恤、幕府官吏的俸禄等等,非常的不便。所以本镇决定开办山东钱庄,并通过山东钱庄发行银币。”
众人听完刘衍的想法顿时议论起来,王炆镇问道:“总镇此举的确便利,将来发放军饷和俸禄,说是几两,直接给几个银币就好,不用再为成色、大小、重量误差等担心。只是这样做,幕府要承担太大的成本啊。”
正堂内,荀景云喝了一口热茶,然后舒坦的呼了一口气,说道:“总镇,属下这两日在各营巡视军纪,发现此番朝廷发下的赏功银子,以及抚恤银子很有问题。”
“朝廷发下的银子因为是临时筹措的,所以只有一小部分是官银,也就是雪银,绝大部分都是各种形状的私银,甚至是碎银子。”
荀景云有些听不明白,说道:“总镇,那眼下怎么办?”
“特别是那些杂质很多的私银,明明是十两银子,可实际上熔炼一番之后,只剩下八、九两银子而已。”
众人纷纷领命。
随后刘衍命参谋李继文、胡宗明参与山东钱庄的筹建,为岳明查缺补漏,及时与自己沟通。
“诸位一定要快,本镇之所以只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是因为兖州府、登州府刚刚并入进来,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本镇要赶在在两府之地推行新政之前,将山东钱庄办起来,免去银钱杂乱给百姓造成的损失,诸位必须抓紧时间!”
众人轰然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