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崇祯帝的担忧(2 / 2)

明末大军阀 东仙轩辕 3773 字 2024-02-24

洪承畴差异的问道:“快说,什么主意?”

崇祯帝不相信李自成能有这样的谋略,李自成的部下更不会有如此眼光的人才,心中只是在纠结,是否命孙传庭率部出击。

陈新甲说道:“阁老,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说完,崇祯帝直接拂袖而去,王承恩急忙跟了上去。

洪承畴瞪大了眼睛,怒声说道:“你这是在找死!!”

随后洪承畴压下心中的担忧,说道:“陛下,臣举荐山东总督刘衍率部出战!如今刘衍总督山东,在地方上力行新政,将山东兵马尽数整顿,其麾下又增加数万精锐驻防军,实力强劲,定可大破李自成部流贼。”

洪承畴说道:“陛下,臣以为应命孙传庭、曹变蛟部继续死守潼关,以二人麾下数万精锐,再加上之前陆续送达的钱粮,死守潼关不成问题。”

虽然洪承畴与陈新甲都在保举刘衍部出战,可是崇祯帝却一点也不动摇,此时在崇祯帝看来,刘衍已经是尾大不掉的存在,山东也已经变成刘衍的天下,不再为朝廷所有。

就在这时,洪承畴与陈新甲赶到了御书房,崇祯帝顾不上让二人行礼,直接将孙传庭的奏章交给二人传阅,然后问道:“朕欲命孙传庭、曹变蛟率部出潼关,主动与李自成部决战,以求一战定乾坤,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洪承畴说道:“刘衍此举的确欠妥,可其心却是为公,这一点,臣可以作保。眼下潼关战事紧急,朝廷钱粮吃紧,陛下应早下决断,命刘衍尽快调集兵马前往救援,迟则生变啊。”

洪承畴此时也把心一横,眼下除了刘衍当真没有别人可用了,于是说道:“陛下三思,汉王之事无凭无据,只有山东藩王的弹劾而已,说明不了什么。如今刘衍在山东各地推行新政,百姓因此受益,而山东各藩王却吃了大亏,他们怀恨在心,将汉王之死附加在刘衍身上,也是可能的。”

“同时,朝廷应再次调集援兵,大军集结之后一同前往潼关救援,如此内外夹击,集结重兵与李自成部会战与潼关一带,当可大破百万流贼!”

陈新甲急忙说道:“陛下万万不可,眼下潼关守军士气低落,刚刚遭到败绩,这个时候强令孙传庭部出击,其军必败!”

崇祯帝见二人联手保举刘衍出战,哪怕二人说的天乱坠,心中依旧很是不满,说道:“汉王之死,朕还没严查,你们敢说刘衍能脱干系吗?现在竟然还要朕以国事重托,是不是太儿戏了!”

“是吗?”

崇祯帝说道:“刘衍推行的是什么新政?他一个山东总督,在没有请示朝廷,没有向朕上奏的情况下,私自在山东推行新政,意欲何为!难道山东是他刘衍的山东吗??”

“够了!”

“嗯??”

崇祯帝说道:“马科、唐通、王朴、李辅明四人不停调令,以至于宣府镇全军覆没,总兵官杨国柱身死。朕已经下诏,剥夺四人爵位,免去四人将军封号,命四人交回将军印,命四人返回各自藩镇驻守,以为后效。”

洪承畴在心中问候了陈新甲全族所有的女性,他陈新甲是兵部尚书,丢了潼关、丢了西北,崇祯帝肯定要拿陈新甲问罪,崇祯帝可不会理会孙传庭战败是谁的原因!

所以陈新甲便想出了这个绝户计,将洪承畴与刘衍拉着一起赴死。

说白了,陈新甲就是在赌,只要洪承畴与刘衍同意,并且击败了李自成,平定了流贼之乱就好。

“陛下!”

赌赢了,崇祯帝一高兴皆大欢喜,陈新甲这个兵部尚书当为首功,将来入阁只是等闲。

赌输了,反正有洪承畴这个内阁首辅,与刘衍这个山东总督一起陪葬,陈新甲死的也不冤枉。

此时洪承畴冷声说道:“我看此事也不需要通过内阁,本兵想做什么直接去做就好,我权当没听见,千万不要知会内阁!”

说完,洪承畴转身便走,留下陈新甲在原地一脸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