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金与田辉叙对视一眼,显然二人都有些消息,但是又都不是很确定,所以并没有上报给刘衍。
然后李自成应抓紧时间稳定地方、恢复生产,将流贼大军从一支流寇兵马,整顿成军纪严明、装备精良、训练严苛的正规军。
可是李自成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浑浑噩噩的,在没有宏观方略,也没有建立政权后,通盘的施政理念和战略规划,就率领大军一路向东,拿下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祯帝。
随后刘衍说道:“如果本督是李自成的话,在这个时候,肯定会分出一部分主力北上山西,阻击洪承畴所部,同时以大部主力南下江南,彻底切断朝廷的财税之地,掌控江南数省的人口和财富。得手之后,便休养生息两到三年,将治下人口和财富消化为军力,再挥师北上,一路出山西直取北京城,而后分兵攻占山海关,阻断清兵南下之路;一路从南直隶出兵,一路攻略山东,牵制我山东新军兵力,如此,天下可定!”
“只是以本督之见,李自成此人在战术上成就很大,可是在战略上却是个白痴,根本没有长远眼光,李自成只知道席卷天下,却不知道如何发展实力、治理地方。”
但是让洪承畴与各镇总兵官想不到的是,太原城中的府库已经空了,明军各部将士在城中挖地三尺,也只是找到了三百多石粮食,这点粮食连大军一天的消耗都不够。
刘衍随即找来情报司司丞吴国金,正好吴国金也带了一些情报准备禀报。
“先不说这些,日后兵部与情报司要惊醒一些,这样的失误我不想再见到。”
“是!”
所以面对李自成这样的对手,刘衍不能像对待满清那种阴险狡诈之敌,而是应该以对待“初学者”的态度,去做出应对和部署。
正说话间,幕府兵部部长田辉叙求见。
随后田辉叙问道:“督臣,如果李自成真的要率军突入京城,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洪承畴率领的数镇大军就在山西境内,十一万精锐大军难道还挡不住流贼各营?”
“督臣,洪承畴率部出发,已经出了北直隶,经井陉关进入山西,十一万大军直扑太原府而去。”
此时灵山卫造船厂的事情已经步入正轨,造船厂与港口的整体建筑已经初见规模,剩下的便是各种辅助设施的修建,以及各处具体的完善、人手的招募等等事宜。
刘衍脸色凝重,说道:“具体情况如何?”
吴国金当即告辞,前去部署安排。
“是。”
“突入山东境内的留贼都是各部的斥候,夹杂了一些骁骑,人数不多,多则上百、少则十几人,都是以刺探情报、扰乱地方为目的。幕府兵部经过分析认为,这应该是流贼在故意试探我军。”
说到最后,田辉叙的语气也变得很没有底气,吴国金更是叹息了一声。
田辉叙闻言顿时变色,不过却不是惊骇,而是兴奋,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吴国金、田辉叙大吃一惊,难道李自成要打一场改朝换代的大战?
刘衍说道:“洪承畴所部现在自身难保,估计用不了多久,朝廷给与的钱粮辎重就会断绝,想让洪承畴率军挡住流贼大军的想法,很不实际。”
刘衍笑了笑,说道:“幕府现在日子好过一些,不过时局动荡,需要钱粮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幕府各部还是要勒紧腰带过日子,切不可大手大脚。”
刘衍冷笑一声,说道:“所以我才说李自成根本没有战略眼光,李自成虽然自称豪杰,但是于元末的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李自成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接着便是率军在一片石被吴三桂、清军联手暴打,清军入关后,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便土崩瓦解。这一系列的操作,就好像是醉汉开车,脑子根本就是蒙的,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只知道一脚油门踩到底,转眼就落了个身死下场。
吴国金也眉头紧锁,说道:“现在的天下,内有我山东新军在,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在这个时候李自成想要拿下北京城,改朝换代,他是脑子被驴踢了吗?李自成至少也应该先稳住基本盘,待到实力允许的时候,将我新军击败,然后才有资格问鼎吧?”
历史上李自成也是如此,在西安建立大顺之后,最稳妥、也是最理性的做法,应该是与大明议和,至少也应该维持不战不和的局面,以大明当时的军力情况,想要维持不战不和的局面并不困难。
“督臣,幕府兵部收到东昌府、兖州府驻防军各部的急报,有小股流贼兵马突然我山东境内。”
吴国金肯定的说道:“这没问题,不过具体的情况只能做到三到五天一报,这已经是情报司的极限了。”
二人纷纷点头,同时向刘衍请罪,没有及时将消息禀报。
此时洪承畴最关心的,便是山东总督刘衍的情况。
“你带着本督的这封亲笔信,立即赶往济南府城,一定要亲手交到山东总督刘衍的手上。此事事关十一万大军的生死,关系到朝廷的安慰,一定要办成,切记!”
洪承畴将一封密信交给督标营的一名守备,那守备是洪承畴的心腹,从当年洪承畴率领秦军围剿流贼的时候,就已经在洪承畴麾下听令了。
此时那守备将书信贴身收好,然后抱拳说道:“请阁老放心,属下一定不负使命!”
——
ps:感谢书友59168130、深蓝修改器的月票,东仙在努力码字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