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只有刘衍靠得住(2 / 2)

明末大军阀 东仙轩辕 3837 字 2024-02-24

“当然,你看他们,个个都披甲,还有那是什么火铳,这么长?”

苗绍笑着说道:“那是自然,兵部的调兵令说皇太极此番率领了二十多万兵马,可是咱们情报司的消息显示,清兵的兵力至少有三十万。不过不管是多少,此战皇太极都将铩羽而归。”

忽然,崇祯帝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山东?对,山东!刘衍可有回信?”

苗绍大笑起来,说道:“督臣啊,你这是图什么?”

刘衍率领新军将士浩浩荡荡从大城县城外经过,城中守军争相观望,想要一睹新军将士的风采。

“另外各营的夜不收全都撒出去,防止被清军突袭。这里虽然是北直隶,可却是战场,就等同于敌境,决不能掉以轻心。”

崇祯帝瞪大了眼睛咬紧牙关,纠结得浑身颤抖,许久之后,才从嘴里挤出一个“可”字。不过却因为声音太小,陈新甲等一众大臣根本就没听见。

陈新甲此时几乎想打人,当初要不是崇祯帝固执己见不用刘衍,估计此时李自成的坟头草已经一丈高了,洪承畴也不用带着九边精锐南下,杨国柱、曹变蛟也不会战死,清军也不会如此顺利的破关南下,大明又怎会遭遇如此亡国危机?

“没有,说是马总兵落马,摔断了腿。”

“好了,本督已经接到诏令,你们也见到我山东将士正在日夜兼程北上,你们可以回去复命了。”

刘衍只是看了两眼,便对两个锦衣卫说道:“山海关镇的马科没出兵?”

“是!”

苗绍说道:“督臣好气魄,此番便要让清军横尸遍野!”

“命北镇抚司即刻捉拿马科入京,交三法司议罪!”

刘衍此番调集的兵力达到十二万五千余人。三个驻防军的战兵营没有装备刺刀,所以军中鸟铳手与长枪手还是各一半。而新军各营则是所有将士都使用鸟铳,取消了营中的长枪手,只是每队保留了两名刀盾手负责投掷震天雷。

“只是此战督臣还是谨慎一些好,皇上那边还不知道是什么态度,万一在背后乱指挥……”

苗绍大笑起来,荀景云差异的看过去,问道:“笑什么?督臣说了什么笑话吗?”

“是!!”

“混账!”

“马科,他说自己骑马摔断了腿,无法下床。而且,马科还说自己要守卫山海关,防备清军入关。”

此时崇祯帝气得已经爆了粗口,大声怒吼道:“清军已经入关,就要打到北京城了,他还守着山海关做什么!”

刘衍笑着说道:“皇太极还想回去?那就看他的命硬不硬了!”

“也没有。”

此番刘衍在接到兵部的勤王令之后,便立即动员整个幕府,不但新军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亲卫营、骑兵营、炮营全部出动,驻守兖州府的驻防军

刘衍冷声说道:“既然他有这个喜好,等到击退了清军后,本督很乐意满足他!!”

陈新甲随即接过诏令,转身就跑出了大殿,找人去传召了。

再加上士兵自己的身高和臂长,大军结阵突刺的话,完全可以阻拦敌军战马和士兵的冲锋。当然,这里指的是已经被犀利鸟铳几轮齐射后,队形不整、速度降低的冲锋。

“是!”

刘衍傲然说道:“乱指挥?你猜本督会听吗?”

崇祯帝怒声咆哮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将心中的恐惧发泄出去,但是却依旧于事无补。

可是所有的话都卡在陈新甲的喉咙里,最后汇聚成一句话:“陛下,还是给刘衍专门下诏吧,现在只要刘衍肯率部进京,臣愿意将兵部尚书之位让给他!”

“本督自己出钱粮打仗,谁他娘的敢指手画脚!”

刘衍说道:“本督自然不单是救援北京城,此战最主要的目的,是彻底打垮清军主力,至少让清兵十年之内没有南下的能力!!”

次日,崇祯帝收到回报,得知刘衍已经率部进入北直隶,用不了几天就能抵达京师一带。而且此番刘衍率领的兵马人数众多,足足有十几万之众,兵精粮足,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普天之下,朕对刘衍防备最大,但是危急关头,却只有刘衍一人靠得住,难道朕已经昏聩至此了吗?”

数日之后,崇祯帝终于收到了梦寐以求的消息:刘衍率领十二万精锐大军抵达北京城南的大兴,随即大军折而向东北方向,迎着数十万清军迎了上去。

听到这个消息,崇祯帝坐在御书房内嚎啕大哭起来,哭声悲怆而又怅然,让旁边的王承恩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同时,兵部尚书陈新甲得知消息后,在府中大笑大闹,好像疯癫了一般,随后便瘫在地上自言自语着:“好了,这下好了,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