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军改(2 / 2)

明末大军阀 东仙轩辕 3682 字 2024-02-24

刘衍说道:“军改之后,大明将实行义务兵制,就是大明所有的男丁都有义务从军!”

所以刘衍决定裁撤卫所兵马、整顿各地营兵的事情,与筹建各地驻防军的事情同步推进,最好是各地逐步推广下去。

直属一个炮兵营,犹如新军炮营一般,装备红夷大炮、佛郎机炮、虎尊炮、火箭炮车各一百四十四门,每门火炮都带一个炮车、挂弹药车,另有两百辆大车用于转运物资。

如此,大明将在未来逐步打造七十个驻防军营,兵力达到一百二十三万余人。

三个总为一个部,有游击将军一人,以指挥使衔充任,直属下辖旗鼓号角一个旗,训导官一人,带一个训导队,军需官一人,带一个军需队,镇抚官一人,带一个军法队。以上军官均以千总充任,训导队兼职游击将军护卫之责。

“那每年征兵的话,百姓会踊跃参军吗?”

众人随即一致通过,拟定出章程后,便报给崇祯帝朱批。

要想在各地建立驻防军,当真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总兵、副总兵直属旗鼓号角一个旗,训导官一人、带一个训导哨,军需官一人、带一个军需哨,镇抚官一人、带一个军法哨,均由千户衔充任。

刘衍一连说了十几天优惠待遇,然后问道:“你们说,这样的待遇,各县登记男丁,百姓会配合吗?”

每个总还有一个直属掷弹兵旗,装备刺刀、燧发枪和每人十颗的震天雷(随身携带两颗,其余战时补充)。另外每总还有一个夜不收旗,负责侦查敌情。

在这份军改方略中,光是整编新军、驻防军各营的费,就已经达到四百七十八万两银币,如果整个军改方略完成下来,至少需要五千九百多万两银币,这笔钱粮,就算将朝廷上下全部卖了也凑不出来。

如此一个部的兵力有四千八百四十二人,装备四十八门各式火炮,战力强悍!

当崇祯帝看到了这份军改方略后,也是大为震惊,对前来禀报的刘衍说道:“如今李闯已经覆灭,满清也在蛰伏,有阁老麾下的新军、驻防军十几万大军,足以收复辽东、稳定天下了,为何还要如此大费周章!”

由此,每营的兵力为一万七千六百零二人,完全可以完成单独一面的战略作战任务。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这是要干什么?这不是要效法暴秦的耕战之策?

刘衍解释道:“下个月开始,《大明兵役法》就要颁布实行,各道、府、县要对治下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的男丁单独登记造册,每年三月开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征兵活动。”

新军与驻防军整编完毕之后,便是军改的

每总中所有百户以上军官有骑乘马,每个总有将士一千三百四十八人。

直属一个骑兵部、一个夜不收总、一个掷弹兵总、一个卫生部总、一个辎重兵总,一个国防军兵力为四万八千零九十八人。

众人纷纷点头,岳明甚至笑着说道:“别说是十五岁到四十五岁,就算是扩大的六十岁,百姓也不会有意见的!”

营以上的建制便是新增的军,以总兵官统领,配有副总兵一人。

刘衍笑着说道:“这就对了!驻防军的兵役期限为三年,每服役满三年,便可一次性领取十银币的退役费,解甲归田,如此可确保我大明男子大部分都经历过军伍操练,可保证我大明尚武之风盛行,也为朝廷储备大量的后备兵员!”

将来的国防军将是一支基本以火器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军队,已经不同于冷兵器军队、冷热交替式军队,如果真要划分时代的话,整编之后的大明国防军,应该已经与后世鸦片战争时期的英法联军是一个装备水平了,所以战法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刘衍解释道:“陛下勿忧,军改不是一朝一夕要完成的事情,可能会拖延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之久,所以这笔巨额开支也会平摊到各年,朝廷的财力还是有保证的。”

崇祯帝也知道如今朝廷有了刘衍上缴的各项产业,以及山东的税赋支持,也算是有所盈余了,可是面对这样一笔巨大的开支,崇祯帝还是心中犯嘀咕,说道:“如今大明各地的兵马虽然不及新军得力,但是稍加整顿也是可以的,为何还要全部遣散、整编,要重建百万驻防军?以朕看,将来难道还有生死大战可以打吗?”

刘衍抱拳说道:“陛下!如今虽然李闯被灭,满清也被重创,可是天下之大,不光只有大明自身。我华夏之敌,也不仅是满清一处。所以兵备之事,必须要大力整顿,臣请陛下准奏!”

崇祯帝闻言震惊不已,刘衍的目光竟然从未限制于大明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