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向总镇禀报:多尔衮部清军主力已经撤离了西宁堡,目前不知去向!”
此时刘衍已经下达了全军向沈阳城进发的命令,只是大军依然向着辽河的方向进发,这让朱慈烺有些不解,难道不应该追着清军的踪迹,大军也从北面的燕山余脉穿越过去吗?
“命令总兵官施大瑄派兵前来接收物资,同时建立从盖州卫到沈阳城的补给线路,大军的后勤补给线,由北洋舰队的三万将士负责看护!”
“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鞑子的踪迹!”
东路军一共有九支国防军,兵力四十余万,再加上大量的战马、火炮,以及各种物资、钱粮等等,想要全部渡过辽河,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数量充足的船只。
“所以,我军宁愿晚一些抵达沈阳城,也不能放弃这些火炮和辎重。”
“各军立即向海州卫方向集结,两天之内必须抵达,两天之后,海路军全军将士向沈阳城进发!”
虽然目前辽河西岸有大约四百二十多艘各式船只,但是这些都是内河的平底船,最大的船只也只能一次运送几十人而已,最小的船只才能运送几个人。
八千人此时也顾不上什么阵型了,直接一路狂奔赶到了西宁堡。
“命令各部将士立即渡河!”
此时西宁堡周围还有绵延十几里的营垒,但是这些营垒已经全都空无一人,营垒内外还有不少被遗弃的物资,甚至还有许多的火炮都被遗弃了,看得甘辉目瞪口呆:鞑子去哪了?
忽然,一艘已经运送过国防军
而郑芝龙在几天后接到了郑成功的急报,也是一样的震惊,随即便与总兵官郑义一起,率领国防军
国防军
刘衍说道:“殿下有所不知,我军要渡过辽河,然后从海州卫向北进发,前往沈阳城。我军携带的火炮数量众多,各种辎重繁杂,翻山越岭的话,就必须要将这些火炮和辎重全部放弃,否则大军的行进速度将会下降到一个无法接受的程度。”
如此算来,东路军要想全部渡过辽河,至少需要三到四天时间!
此时刘衍收到这个时间,也不禁眉头紧锁,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多尔衮干出许多扭转战局的事情了。
“哼!狗鞑子还挺决绝的。”
比如大军行进,应该以何种阵型行军,各种物资应该如何调配,前锋兵马与殿后兵马应该如何部署等等。
两日后,刘衍率军抵达西宁堡,此时在辽河西岸已经聚集了数百艘各式船只,都是郑芝龙在率领海路军北上之前,下令调运到辽河西岸的,以备刘衍率部渡河之用。
“是!!”
“是!”
而正在向沈阳城进发的西路军,则面临着被清军内外夹击的危险处境,此时刘衍的心中也有些烦躁,看来自己还是小看多尔衮了,毕竟是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人物,怎么可能不掀起什么波澜,就被自己一路推平??
刘衍看着这段时间成长很快的朱慈烺,心中很是欣慰,随即又接着机会,给朱慈烺讲解起各种军事常识。
一队队夜不收策马回报,让甘辉顿时傻眼,几十万清军明明就在西宁堡一带驻扎,怎么可能突然就凭空消失了,真是活见鬼了!
“加速,前往西宁堡!”
“什么?”
于是急忙打开命令又看了起来,只见命令中已经写明:“清军主力从辽河西岸失踪,定然是从北面群山逃出包围圈,直接奔回沈阳城协防。命海路军各部立即北上奔袭沈阳城,增援正在向沈阳城攻击前进的西路军!”
看到这里,郑芝龙便知道刘衍已经知道这边的情况了,可是心中是非常的失落。
“命令所有船只人歇船不歇,日以继夜的运送兵力和物资。”
朱慈烺认真的听着、记着,心中也逐渐将刘衍当成了师长看待。
从这天开始,辽河两岸便出现了壮观的一幕,数百艘船只日以继夜的往来于东、西两岸,将大量的明军将士、战马、火炮、弹药、粮食和物资运送过来。
经过数百艘船只的忙碌运输,再加上刘衍留下了大量的物资,原本东路军将士需要三到四天才能渡河完毕,现在却只了两天多一点的时间,东路军将士就全部抵达了辽河东岸。
站在辽河东岸,刘衍沉声说道:“全军立即向沈阳城方向前进!”
同时,刘衍心中暗道:“沈阳城!看来最后一战还是要在这里打响了!”
——
ps:今天的第三章奉上,明天将正常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东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