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朝准备(2 / 2)

明末大军阀 东仙轩辕 3689 字 2024-02-24

既然刘衍这么说了,众人自然是没有意见。

“诸位所言都很对,只不过以朝鲜目前的国力来说,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迎战,其实对于战局的影响不会太大的。这些影响与朝鲜冬日的天气影响相比,还是后者对我军的伤害更大。”

随后刘衍便对众人说道:“此外,本公还拟定了一份封赏方略,已经派人送往京城了。在进攻朝鲜之前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本公要将诸位的封赏全部争取下来,同时还要部署好安东都护府、瀚海都护府、辽东三处的重建、布防等事务,要为入朝作战解决后顾之忧。”

只不过到了后来壬辰倭乱之时,朝鲜国内承平日久,武备松弛,“人不知兵”。丙子虏乱时期,朝鲜君臣求和之切,军队更是毫无斗志,各路勤王军队也被清军击败。

刘衍率军抵达江边的时候,并没有冒进直接开进朝鲜境内,而是将各支国防军将士部署在沿鸭绿江一线,从北面的大奠堡、永奠堡、长奠堡,一直到南面的险山堡、汤站堡、镇江堡等地,明军各部一字排开,开始依托各处城堡休整待命。

刘衍见状笑了起来,自己拟定的封赏方略可是耗费了大量的心思,这一众部下哪一个都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大家已经都是总兵官了,官职上再升迁的话,那就是都督了。

朝鲜的军事制度以五卫制为主,军队分为五卫:义兴卫(中卫)、龙骧卫(左卫)、虎贲卫(右卫)、忠佐卫(前卫)和忠武卫(后卫)。

郑成功眉头紧锁,说道;“如此,朝鲜方面将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战前准备,这对我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此时的鸭绿江沿岸已经是寒风阵阵,以朝鲜冬日的严寒气候,以及如今小冰河期的残酷天气,眼下并不是进攻朝鲜的最佳时机。

而总兵官施大瑄率领的北洋舰队也已经抵达了岸边,将鸭绿江入海口附近的獐子岛作为明军粮草的转运之地,从这里进入鸭绿江抵达明军驻扎各处,只需要一天到两天时间,非常的方便。

“至于钱粮问题,这几天本公也在思索着,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本公准备派使者前往汉城,与朝鲜国谈判,要求朝鲜国就支援满清一事,对大明进行赔偿!”

众人闻言神色各异,沈拓担忧的说道:“阁老,如今朝廷提供给大军的钱粮,只能支撑三个月的时间,如何坚持到明年开春啊。”

刘衍说道:“本公已经给内阁去信,征调财政部侍郎高弘图到军中效力,充任使者前往朝鲜。”

国防军

众人顿时来了精神,原来刘衍推迟进攻朝鲜的时间,是有所准备的,在钱粮上面已经做好了准备。

同时,按照刘衍的命令,北洋舰队

刘衍与众人寒暄了几句,便直接进入主题:“今日军议,不是部署进攻朝鲜之事,而是要让各部将士安心就地休整,我军短时间内暂时不会进入朝鲜作战了。”

十月初,刘衍率领国防军

汪博问道:“阁老,这使者让谁担任比较好?”

虽然在刘衍的计划中,大明各地划分的都督府远没有十几个之多,但刘衍却建立了两个都护府,将来大明的都护府和都督府还会更多的,所以刘衍也不愁安排不了这些老部下。

就好像是后世造航母一样,总有人发愁中国的三十四个省名用完之后怎么办?

这些人就不想一想,当中国有了三十四支航母编队之后,

此时也是一样,当大明的所有都督府、都护府全都建立完毕,大明帝国的目光开始向外看的时候,下一个新的省份自然会并入大明,而大明的都督府也可以继续筹建了。

当日的军议,刘衍还给各部下达了整训的命令,接下来各支国防军将在鸭绿江边驻扎几个月的时间,各部将士要利用这段时间加强操练,熟悉临近朝鲜的天气和水土,为大军入朝作战做好准备。

——

ps:感谢书友湘蜀风光的月票,东仙在继续努力,好故事正在赶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