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联盟内生问题(2 / 2)

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就玩出效果来了:缩紧的学府名额配合上对口单位在设置岗位时只招聘这些名额内的学生,导致了能上这几个学府的这个专业,就保证了未来铁定进孟河星域的税务署。

而要上这顶尖学府的税务专业,就得在税务下属的工作中有过实习经历。

而只要卡住实习经历的发放名额,那么少量的招生对口上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拿到实习经历,这就形成了闭环了。

出身普通的人,怎么可能搞得到这种实习经历?那就进不了那些顶尖学府的税务专业,在定向设置岗位的时候,就更不可能进入到税务署工作了,只能去挤那剩下的30%的概率。

而某些有背景的人,则以‘无薪酬奉献’的名义,来获取实习经历。

什么?平民子弟也想去奉献?他也配?!

这甚至形成了顶尖学府的税务管理专业,报考的成绩要求比同学府的其他专业低一大截,而且好就业,进的还是星域政府的直属部门,但楞就是报考人数很稀少的情况。

说白了,这就是孟阳上的某些掌权者,串通一气,从制度上,为自己的后代,谋取利益,定向培养某一个人群,作为税务署的接班人。乃至于他们还可以拿这些珍贵的资源,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

税务署的官僚们,用这一套玩意儿把自己的子侄、亲朋弄进去有点太难看了,但大可以跟别的部门单位进行交换,你把我的人往上提拔提拔,我就给你娃一个实习经历证明,保证后面肯定能进税务署工作。

被一批人,这样搞了两三年……

顾航得知后,暴怒。

这至少导致了两个问题:税务部的工作,受到了影响,未来可以预见的人才质量下降,当然会对工作效率是负面的。

除此之外,更为恶劣的是,这会堵塞联盟内部的阶层流动通道。

税务署啊,那里的事务官起步的职级定的就很高,而且工作性质重要,未来提升职级的机会很多,还很容易走上更重要的高级岗位。

如果按照阶级来分,联盟的职级就是明摆着的阶级。这么个职位,就是个很好的阶级提升的路径。这样被一群既得利益集团,以行政力量给断绝掉了,那顾航怎么能接受呢?

这件事情,直接导致了孟阳行星政府、孟河星域政府、联盟财政部、联盟教育部,这些横向的、纵向的政府机构,遭到了一波特别严重的内部清理。很多高级官员,哪怕跟这件事情毫无关系,也因此要承担领导责任。

并且,随后联盟的内务部,就在全境,展开了相关的专项调查。看类似孟阳发生的事情,在其他地方还有没有,程度又如何。

且不仅仅是限于这件事情,还包括了先前所提到的‘萝卜坑’的事情。

总之,涉及到学府报考的事情,这一次一并给清查一遍。

同时,还包括了从各学府毕业的学生,作为优质人才,进入到重要岗位的这个过程。

这些所谓的重要岗位,不仅仅是指联盟各直属政府单位、地方政府单位,同时也包括了一些高级工程师、教育岗位等等……总之,只要是符合‘该职位有较高的起步职级’,或者‘未来发展前景比较大’,又或者‘对于联盟和暗面远征重要程度比较高’,任一条件,那么这个岗位的准入情况,就在审查的范围内。

狠一点的,内务部甚至会调取该岗位过去五年、十年的所有入职人员的档案情况,甚至会约谈具体人员,了解情况。

清查的力度很大。

但这仅仅只不过是个开始。

而后,内务部还接到任务,要把联盟组织内部,人员的职级、职位晋升的情况,也做调查。

正常的晋升那自然是不管的。职级的正常升级,是有一整套的规定。工作年限、岗位职责完成的评级,只要不是差等评级,那就到年限就能晋升,没啥问题。

但不是还有一个‘工作表现特别突出’的越级晋升吗?这是给人才准备的,顾航不希望各单位把它放着不用,将高素质的人才,压在后面提升不上来;但也绝不希望,这件事情变成了利益集团给自己开后门的工具。

而对此,顾航的外挂还是能给他带来一些帮助的。

他常年要耗费大量的恩赐点数,在【英雄】界面,进行人才启迪。

这些启迪的人才,分布在各行各业。能够有启迪资格的,往往是有天赋、有表现,再被启迪之后,天赋得以兑现,水平大幅度的提升。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人就是能够从人群之中脱颖而出的。

事实上,这也是顾航利用系统能力,开辟出来的一个新阶级上升的流动渠道。

英雄启迪,这个功能可一点都不看什么身份背景,就只看个人能力和天赋。

顾航每年都要在各行各业,砸下去几百万的恩赐点数,启迪十几万人。最基本的,10点恩赐一个人而已,升级也不过50、100的,只要别往特别高的级别上去砸,恩赐点数的消耗其实就还可控。

这些人,累积起来,就是联盟最重要的人才储备。

顺便,他还指示内务部,可以按照这些名单,下去看看。

各单位中,被启迪的人才,是不是都有快速的职级提升?

如果是,并且启迪者在特殊晋升里的比例比较高,那就证明该单位,在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干得还不错。

如果提升的比例比较少,但主要原因是因为特殊晋升名额用的本来就特别少,那就会责令改进,认为该单位在组织人才培养上,过于保守,怕担责。

如果提升比例不高不低,同时提升的人数正常,被提升的人里面,启迪者的比例不够高,那么就证明该单位干得不够好,连人才都分辨不出来,一样会受到斥责,责令改进。观察两年,再不行,就要吃责罚了。

如果提升人数正常,但启迪者比例特别低,根本提不上来,那就问题大了。

利用确定的人才-启迪者,不仅扩充了联盟的人才库,顺带还检验了一番组织人才培养效果,属实是把能利用的方面,都给好好的利用起来了。

联盟内生的问题,始终是顾航当做心腹大患来对待的严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