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借宿的村子叫下坡村,一听这名字就处于下坡的地方。
有下坡就应该有上坡,于是孙山问道:“村长,你们这里是下坡村,那么上坡村在哪里?”
村长也想不到眼前瘦瘦弱弱一身普普通通棉衣的孙山才是这一行人的老大。
讶异又恭敬地说:“孙老爷,上坡村在山腰。离这里其实不远,往这里爬上去,半个时辰就到了。”
爬山要爬半个时辰其实挺远的,不过对比走路全靠腿,喊人全靠吼的大乾,又觉得不远了。
孙山笑了笑再问:“怎么上坡村的人不搬到下坡村这里。住在山腰上,去县城也不方便。”
村长摇了摇头说:“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出生以来,就有上坡村和下坡村了。我们两个村之间有不少亲戚关系。上坡村的村民有时候到县城,赶不回家,也会在我们这里借宿。”
顿了顿,又说道:“上坡村上面有一大块田地,或许在上面有地的缘故,所以慢慢地有人在上面住吧。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了。”
村长这么一说,孙山倒是明白了。
有些山中间会凹出一块平地,可以耕田。
说不定当初下坡村有人看中那块地,就慢慢在上面定居了。
之后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便成为一个村子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孙山的猜测。
孙山又和村长以及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聊了一会儿。
这一过程需要王嘉行翻译,村民对孙山这个外地人非常好奇。
他们这里可少外地人来的,孙山带了那么多人来作甚?
并且从交谈中,其貌不扬的孙山时刻保持微笑,一副读书人的模样,看得大家更加好奇了。
村长问王嘉行:“这位孙老爷是哪里人?怎么来我们下坡村的?”
王嘉行总不能说眼前的孙老爷正是新任的沅陆知县,来下坡村是巡视,看一看沅陆的情况。
只好胡乱地找个借口说道:“这位孙老爷是外地来的,刚巧路过沅陆,想看一看沅陆的风景。这位孙老爷是读书人,最喜欢吟诗作对,看到我们沅陆山清人俊,想到处走一走,好找到吟诗作对的灵感。”
王嘉行悄摸摸地指了指脑袋,认真地说:“孙老爷怎么想,我也不懂。我只是受雇佣他。”
意思就是说你们也不要问我,我跟你们一样,对孙老爷的情况也是懵懵懂懂。
至于孙老爷要作甚,一点也不知道。
下坡村的村长和老者们见问不出什么,便不再问了。
他们也是见过读书人的,也看过脑瓜子不正常的读书人。
或许眼前的这位从外地来的孙老爷脑袋就属于不正常的那一种,闲得慌,到处乱逛。
因为孙山给的钱够,晚上村长给做的饭菜非常丰盛。
还特意杀了一只鸡,做了一道锅烧野鸡片。
香味扑鼻,使得孙山的肚子咕咕叫。
直至吃了三碗饭,肚子再撑不住,孙山才止住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