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壅肥(1 / 2)

吃过猪脚粉,又走了一段路,天色渐渐暗下来,孙山一行人赶紧找了个村子借宿。

一样老规矩,给钱村长,换来好吃好喝伺候。

当然村长也疑惑孙山是从哪里来的,要去哪里,怎么那么有空到处闲逛?

就算不读书也要干活啊?就算二世祖,也不能这样游荡啊?

得要赶回去跟着阿爹阿爷学做事,好继承家业哩。

王嘉行对于这样的问题,胡乱回答。

反正怎么说也是假话,孙山的人设本来就是假的,干脆随便回答。

第二天,天蒙蒙亮,农家人便起来干活了,孙山也准备继续前行。

王嘉行还未睡醒,眼睛都睁不开的同时还哈欠连连,眼泪都流出来。

好不容易睁开眼睛,看到精神奕奕的孙山,不由地敬佩了。

孙定南又看不过眼了,苦口婆心地说:“王童生,晚上得要睡好,第二天才有精神。读书不仅读的是书,更是要读入脑子里,没有精神读书,事倍功半哩。”

心里暗暗想:跟他们孙家村的文曲星相比,王童生差老远了。

怪不得二十岁还是童生一枚。

他们孙家村的文曲星十三岁就是秀才公,十九岁就是举人老爷,二十三岁更是进士老爷。

看看,这就是差距,从精神面貌就看得出王童生跟他们孙家村的文曲星比,没得比。

哎,看来眼前这个王童生,顶天了也只是秀才,想要考举人,考进士,难丫。

当然孙定南是希望王童生能芝麻开花节节高,读出成绩,也是他们孙家村文曲星的政绩哩。

这些天,孙定南大概明白了,在孙知县的管辖下,好事坏事,最后都关孙知县的事。

要是遇到坏事,做官的履历表上会浓重地写上,要是遇到好事,做官的履历表上也会浓重地记录。

孙定南希望孙山升官发财,孙家村以及他们这些小弟们也会好处多多。

王嘉行讪讪地说:“南大哥,我是没走过那么远的路,所以显得如此疲惫,呵呵,等走习惯了,一定会适应的。”

孙大力看了看王嘉行,提议道:“好后生,往后要加强锻炼,好身体才能写好卷子哩。”

王嘉行连忙称是:“多谢大力叔的提醒,往后我会朝着这个方面锻炼的了。”

一行人走走停停,时不时看着茫茫大山。

要说美,还真美,不过再美整日整夜地看都会出现审美疲劳。

孙山此时此刻已经发现不了沅陆的美了。

众人经过一个村子,见到田耕上不少人正在插秧。

清明过后了,秧苗也快插完了,他们应该在收尾了。

孙山蹲在田埂上,仔细瞧了瞧秧苗,目前看起来还健康。

等秧苗站稳脚跟后,要追肥。

特别是氮肥,在水稻生长中非常重要。只可惜目前没有这样的肥料。

水稻产量低得可怜除了土壤条件、灌溉条件、气候条件、种子品质、种植技术,农药条件等问题,重要的还有肥料问题。

要是“营养给力”就算先天性不足,产量也会提高。

王嘉行见到孙山扒拉着别人的稻田,时不时叹气,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当初进行春耕祭祀时,百姓都说孙山是个懂种田的,莫非孙大人还真是种地高手?

可看他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