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洱海之盟(2 / 2)

只要疏通了自四川行省出发的茶马商道,川陕乃至吐蕃就能够与大理国南面的蒲甘王国连接起来,整个西南就此盘活。

同时广西行省也能够与云南行省建立起更加顺畅的贸易往来,云南行省也可以被纳入到岭南诸行省的经济循环当中来。

所以在赵鼎的考量中,与段氏的谈判并不艰难,难的在于该如何处理三十六部蛮与中原的利益矛盾与关系,这是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去做的。

不过赵鼎也不担心,朝廷从来不畏惧战争,乌撒部已经被汉军除名,三十六部蛮若不配合,那么他也不介意多灭几个蛮部。

播州杨氏是最开心的,作为黔中行省的土司官,杨氏的势力范围远没有后世明朝那么强大,比田氏大不如,也就差不多跟向氏差不多的地位。

这一次杨氏主动派出三千土司兵,虽然没有太多战功,但却走通了黔中北部到大理国东北部的道路,已经被除名的乌撒部,其妇孺多归杨氏,这让杨氏在黔中行省的影响力又扩大了一些。

赶到羊苴咩城的赵鼎第一时间与段正严展开谈判,于是洪武十五年六月下旬,段正严正式上表,请求大理国内附。

这个消息惊呆了大理国内的诸多势力,还被软禁在河阳城的高量成听闻消息后,也只能无奈一笑,你段正严若早有这般打算,早说与我知,我干嘛还要费尽心思抵抗王师呢?

但高量成也清楚,段正严是不会将这些心里话跟他沟通的,他曾祖父高升泰篡位称帝一件事,彻底让高氏丧失了被段氏的信任,接连三代大理国主都是高氏扶持起来的,换作他是段正严,他对高氏也不会再有任何信任。

其余赵、杨、郑等世家贵族以及大理国诸多小贵族之家都纷纷走动,大理国这个部落联盟、或者说土司联盟名义上的大头领都要内附了,他们这些部落头领、土司头目该何去何从?

三十六部蛮头领们也都大为震惊,若要说他们舍不得大理国这个名头,那实在太夸张了,大理国的贵族们视他们为蛮夷,各种压榨和剥削,他们早就各种不满了。

震惊的是,段国主既然选择内附,那他们该怎么办?朝廷会保证他们的土地、权力吗?他们还能继续生活在世世代代生存的土地上吗?

就在这种疑惑之中,逃到谋统府的高贞寿亮出旗号,以大理相国之名义,号召了四五个蛮部头领前来议事。

高贞寿觉得,既然你段正严不愿意做大理国主,那么就让给我,让“高国主”这个名号名正言顺!

然而赵鼎的动作更快,在结束了与段正严的谈判后,他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各地,以朝廷的名义召集三十六部蛮头领,于七月齐会洱海为盟誓。

山士奇则继续追击高贞寿而去,根本不给他停歇的机会。

山士奇已经做好了打算,绝对不会让高贞寿像完颜宗弼那样,躲藏在山林之间数年才被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