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遥远的东方,中原的皇帝派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带领着中原铁骑以及草原蛮族骑兵,击败了突厥人在东方的势力,甚至俘虏了塞尔柱突厥最后的苏丹,富尔克一世顿时来了兴趣。
汉军在西域推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于是相当一部分跟随忽儿札胡思逃到西域的克烈部牧民,在向汉军投降后,也被允许保留了他们的景教信仰。
在《圣经.马太福音》中曾经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当圣子耶稣诞生于喂马槽中时,有三位贤者看见伯利恒方向的天空升起一颗大星,于是他们便跟着星辰的指引,来到了耶稣基督的降生地,见证了耶律的诞生,并带来了黄金、乳香、没药作为礼物。
故而在基督教的传统中,这三人被称为东方三博士、三贤者、三智者、三贤士、三国王等等。
大约在二十年前,一位名叫约翰、自称来自印度的教士造访罗马教廷,讲述了关于东方的一些传说,表示在东方有一位信仰基督的君主,大约说的就是信仰景教的克烈部等草原势力。
由于十字军发起的第一次东征并不顺利,于是欧洲基督教徒之间便出现了祭司王约翰的传说,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曾经祝福过东方三博士,许诺三博士的后人约翰会见到自己的再临。
故而三博士的后人约翰就是祭司之王、拥有不老不死之身、宽厚而且正直,统治着广袤的土地,并且在东方扞卫着基督教的权力。
狂热的十字军信徒们对祭司王约翰的传说深信不疑,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富尔克一世居然将岳飞与祭司王约翰联系在了一起。
原本的历史上,是耶律大石跑到西域建立西辽,他本人虽然推崇佛教,但却不搞宗教斗争,而是允许各教派共存,其中就包括景教,故而西方人便认为耶律大石就是祭司王约翰,大约“耶律”的发音与“约翰”有些类似。
或许是一种巧合,中原王朝军队的旗帜,往往是王朝名号旗帜与将领姓氏旗帜并列,安西都护府悬挂最多的就是“汉”字旗以及“岳”字旗。
在华夏文化中,尚左还是尚右不是固定的,唐宋两朝皆尚左,那么对应地,军事为凶,则要反过来尚右。
新汉继承了唐宋的传统,故而安西都护府各城池悬挂的旗帜,“汉”旗在左,将领姓氏旗帜在右。
由于丝绸之路中原商队最远也不过抵达萨末犍城,继续向西的话,就被波斯、突厥、可萨人等接过,汉人的姓名习惯,多少也传到了地中海沿岸。
富尔克一世便从商人们接力式口口相传变了味的话语中得知,在遥远的七河之地,有个名叫“岳汉”的国王,受中原皇帝的册封,击败了穆斯林组成的突厥大军,却受阻于底格里斯河,无法对十字军伸出援手。
岳飞受封楚国公,若按照西方政治传统,安西都护府就被富尔克一世认为是中原皇帝给他的封地,那么也有资格称为国王了。
富尔克一世立刻兴奋地派了一支小小的队伍,由一名骑士、一名牧师领队,伪装为商人,从耶路撒冷乘船借道拜占庭帝国,经黑海过里海,向着咸宁海方向找寻而来。
他觉得自己再一次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