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袁术想做老丈人(1 / 2)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鹅毛大雪,在天地间肆意狂舞…

呼啸的风声如同万千厉鬼的哀嚎,卷起的雪浪一波接一波地拍打着行军中的铁骑。

成廉勒紧缰绳,衣甲上已覆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瞬间凝结成霜,挂在他浓密的胡须上,如同缀满了细碎的钻石。

他身后的铁骑如一条黑色长龙,在银装素裹的旷野中蜿蜒前行。

战马喷吐着白雾,铁蹄踏碎积雪的声响完全淹没在呼啸的风雪中。

骑兵们沉默地行进着,只有铠甲偶尔碰撞发出的金属声证明这支军队的存在。

他们每个人都戴着特制的防风面罩,只露出一双双锐利的眼睛,在风雪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将军,前方岔路。”亲兵策马上前,声音透过厚厚的面罩显得格外沉闷。

他的眉毛和睫毛上结满了冰晶,面罩边缘已经结了一层薄冰。

成廉眯起被雪花迷住的双眼,抬手抹去眉睫上的冰晶。

雪花落在他的铁手套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他审视着前方的两条道路:一条是通往陈国陈郡的大道,另一条是通往颍川的道路。

成廉没有犹豫,猛地一挥手:“转向西南,走颍川!”

杨弘裹紧身上崭新的军大衣,这是昨日成廉在陈留赠给他的礼物。

指尖抚过厚实的面料,是浓浓的暖意。

杨弘又不禁感叹这“雷锋帽”的巧妙设计——护耳处的羊毛柔软温暖,将刺骨寒风隔绝在外。

比起陈国贵族惯用的羊皮大氅,这身装束确实轻便暖和许多。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臃肿的羊皮靴,又瞥了眼北明士兵脚上那双看似单薄却异常保暖的棉靴,心中暗自比较着两者的优劣。

“杨鸿胪可还适应?”成廉的声音从前方传来,打断了杨弘的思绪。

“多谢将军关怀。”

杨弘微微颔首,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望向西南方向。他心中疑惑渐起:为何舍近求远不直去淮南?但身为使节,他终究没有开口询问。

行军途中,杨弘注意到这支军队的纪律严明得令人咋舌。

即使在这样的恶劣天气里,士兵们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形,没有人交头接耳,更没有人抱怨。

每隔一个时辰,就会有一队斥候从前方的风雪中钻出,向成廉汇报前方情况。

他们的侦查范围之广、情报之详细,让杨弘这个见多识广的陈国大鸿胪也不禁暗暗心惊。

不到两日,阳翟城巍峨的轮廓已隐约可见。

远远望去,整座城池仿佛一头蛰伏在雪原上的巨兽,灰黑色的城墙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

如今的颍川阳翟,不仅是一郡治所,更是大明豫北军团的指挥中心。

城墙上飘扬的“明”字大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旗面上的金色绣线在阴沉的天色下依然熠熠生辉。

豫北军团与兖西军团一样,同样是八万兵马,由大明征南将军高顺统御。

还未靠近城门,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便扑面而来,那整齐划一的吼声甚至压过了呼啸的风雪。

杨弘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循声望去,只见城池以南的雪原上,有一座庞大的军营。

杨弘跟随成廉进入豫北军团新兵营,里面开阔的校场上,数万将士正在风雪中操练…..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每一次挥刀都带起一片雪雾,每一次踏步都让大地微微震颤。

“杀!杀!杀!”的吼声震耳欲聋,连杨弘座下的战马都不安地刨动着蹄子。

“好一个冬练三九!”杨弘不禁感叹,声音几乎被士兵们的吼声淹没,“高将军治军,果然名不虚传。”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在风雪中依然汗流浃背的士兵,心中暗自估算着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细看之下,杨弘瞳孔骤然收缩;这些本该是农家子弟的新兵,竟人人身披精铁打造的两裆铠,即便在风雪下都泛着冷冽的幽光。

铠甲上的每一片甲叶都打磨得光滑如镜,在雪光映照下闪烁着寒芒。

他们手中的百炼环首刀更是寒光四射,挥动时带起的破空声,罡风阵阵,仿佛要将飘落的雪花一分为二。

“这...”

杨弘强压震惊,轻声问道:“成将军,贵国新兵装备竟如此精良?“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震撼。

成廉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自豪:“陛下有令,我大明将士,当配天下最好的兵甲!”

杨弘惊心无言,北明新兵的装备,都已超过了陈国的禁军。

他不禁想起陈国那些穿着破旧皮甲、拿着生锈刀枪的士兵,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

而接下来更令他惊讶的是,大明的军队居然是一日三餐,并非传统的一日两餐。

这个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反映出北明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杨鸿胪,午饭咱们就在军中吃,晚上本将再设宴为你接风!”

高顺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他们身边。这位以治军严明着称的将军身材魁梧,满脸刚毅肃穆。

“高将军客气!”

杨弘接过士兵呈上的食盘,里面不仅有金黄的粟米饭,还有色香味俱全的炒菜,以及一碗有肉的羊肉汤。

饭菜的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升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杨弘原本以为他吃的是将领餐,不禁展目四看,震惊道:“高将军,这是贵军标餐?“

“身在军中,自然与军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