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中日决战(2 / 2)

从断球发动反击,到最后完成射门,中间传递的环节没有一处拖沓,整体球路运行得极为丝滑。

这也正是中国队反击战术的精髓之一。

兵贵神速!

最后何羡的远射也充分彰显了他的自信。

高速跑动中顺势完成调整,能够完全发力打上这一脚,已经是顶级前锋的风范了,更何况这一脚射门还是中目标的。

只是堺雅挞哉开场以来的注意力相当集中,显然,日本队也为中国队的进攻做了相当全面的针对布置。

首当其冲的,就是提防中国队的远射。

“透过刚才这脚射门,可以看到何羡的状态还是相当不错的,开场以来,双方都还处在一个互相试探的阶段,相互之间这种射门的尝试都不是太多,不过中国队这次反击组织得相当流畅,这是中国队如今的一大特点。”

“确实,当前场拥有一众反击好手的时候,断球之后,快速地通过中场,联系到前锋,这是中国队最紧要的设计,今天日本队显然做了准备,企图在中场就掐住中国队反击的势头。

但是闻野中行,福山友信这两个后腰都不是严格意义上,拖后防守型的后腰。

而在前场,藤原信仁,包括今天打在中锋,但位置更加靠后,偏像是一个伪9角色的久藤安乡,这俩人对中国队后场的压迫作用也没有特别明显。”

画面一转,又是日本队的进攻推进上来,藤原信仁一脚直塞企图直接联系到小鹿原畯寺,但是后者却被及时回身逼防的赵雄英缠斗住,不得转身。

最后在回传途中,又被陈懿延破坏,彭俊浩接应上来将球得到,随即回传给后卫。

看到中国队后场控球,日本队阵线前移,积极压迫。

而就像解说前面说到的,日本队对中国队后场的压迫,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

因为姚镇钧是一个出球能力相当出众的左脚中卫。

在这一侧,苏郁和彭俊浩随时能利用场地的宽度,拉开接应传球的空间,同时这二位,也有一脚出球或者摆脱推进的功底在。

所以日本队的逼抢,除非是整体式的向前压进,完全封堵住中国队的传球线路,不然中国队在后场的控球完全不受威胁。

而日本队却忌惮于中国队的转换速率,不敢冒进。

所以当中国队控球时,日本队同样默契地回收了阵型,只在中圈附近加紧了防守的力度。

比赛踢到30分钟,双方累计贡献了3脚射门,其中中国队两脚,日本队一脚。

而这三次射门机会,都是双方在反击中创造的。

面对场上僵持的局面,双方都陷入到了同一种困境,那就是组织方步履维艰,反击方风生水起。

想要破局,只有一方主动变换思路,改变战术,或者在这种僵持的局面下,发生一个进球,让胜负的天平颠倒。

而中国队选择做主动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