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会议内容(2 / 2)

宋主任点点头,从笔记本里抽出张泛黄的纸,举得高高的:

“赵队长和王建国同志心里装着这事呢!他俩到了市里,顾不上喝口热水,直接找到了董书记。”

“董书记是咱这儿出去的干部,一听咱村的难处,拍着桌子说‘得让老百姓住上不漏雨的房!’”

“后来啊,他俩天天往市里跑,跟领导们讲咱村的苦处,讲盖砖厂的好处。”

他放下纸,掰着手指头数。

“咱村离镇里砖厂四十里地,拉一车砖光运费就得花半头猪的钱。”

“要是咱自己有砖厂,砖钱能省一半不说,乡亲们还能去厂里上班,扛砖、看门、记账,总有一样活能干,按月领工资,不比在地里刨食强?”

说到这儿,赵书卓带头鼓起了掌,可掌声稀稀拉拉的,像晒干的豆荚互相碰撞。

前排的张大爷叼着旱烟袋,咕哝着:

“建砖厂有啥好?指不定又要来一堆知青,咱自个儿都吃不饱......”

旁边的周婶儿捅了他一下:

“你懂啥,人家知青是来建设农村的。”

张大爷吐了口烟丝:

“建设归建设,吃住还不都得咱管?”

宋主任听着底下的嘀咕,不慌不忙地翻了页笔记本:

“我知道大伙心里有疑虑,别急,咱一样一样说。先说知青的事——”

他特意提高了嗓门。

“砖厂是咱村自己的厂子,优先用咱村的劳力!五十岁以上的能去看门,妇女能去捡砖坯,年轻人学烧窑技术,都是自家人,不用伺候外人!”

台下顿时安静了些,有人小声问:

“那砖厂啥时候能出砖?俺家房子等不及了。”

宋主任笑了:

“下个月就动工,地基都选好了,就在村西头的荒地上,不占耕地。”

“到时候大伙去帮忙和泥、搬砖,干一天给一天的工分,年底还能分红!”

他忽然从兜里掏出块红砖,在手里掂了掂。

“你们看这砖,是我从市里砖厂带回来的样,咱自己的厂子以后就烧这种砖,结结实实的,盖三间大瓦房都没问题!”

阳光穿过杨树叶,在红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大爷凑过去摸了摸,粗糙的掌心蹭过砖面:

“这砖......真能自家盖房用?”

宋主任重重地点头:

“不仅能用,每块砖比外头便宜两分钱!等厂子办起来,咱村家家户户都能换上红砖房,漏雨?墙裂?那都是老黄历了!”

这时,不知谁在后排喊了句:

“赵队长他们跑这事,没少遭罪吧?”

宋主任眼眶忽然红了:

“他俩在市里住的是大通铺,吃的是窝头就咸菜,鞋底都磨穿了——为啥?就为了给咱村省俩钱,多换点实惠!”

他转头看向赵书卓,对方正低头擦着眼镜,阳光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像撒了把碎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