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2 / 2)

小莲捧着用炭灰写满字的木板,小声问:“娘,‘消灭压迫’真的能实现吗?”

三娘猛地吹灭油灯,黑暗中摸索着抱住女儿颤抖的肩膀。

可等孩子睡熟,她又摸黑将木板藏进米缸深处,粗糙的手指在缸沿轻轻叩击,仿佛在敲击着遥远的希望。

后山的竹林里,阿柱与几个青年围坐在枯井旁。

他们传递着用麻布包裹的手抄本,上面歪歪扭扭记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零星字句。

“邻县有人在讲‘土地革命’!”其中一人压低声音,眼里闪烁着兴奋与恐惧。

忽然,远处传来犬吠,众人瞬间散开,只留下几片写满字迹的枯叶,被风卷进井中。

陈阿七在田间劳作时,故意将“共产”二字刻在锄头把上,又用泥巴小心掩盖。

每当衙役来催租,他弯腰交粮的动作看似恭顺,脊背却绷得笔直。

远处田埂上,几个农人假装在赶鸟,实则用锄头在地上划出暗号,树叶包裹的纸条在彼此手中传递,上面写着:“月圆夜,城隍庙。”

更夫敲过三更,青瓦镇沉入黑暗。

但在某些紧闭的门窗后,微弱的烛光仍在摇曳。

有人在油灯下反复抄写那些晦涩的字句,有人将布条浸满桐油,准备着不知何时会燃起的火把。

教员曾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老槐树的树洞深处,新刻的“人”字被苔藓慢慢覆盖,却盖不住地下深处,根系正在黑暗中疯狂生长,等待着冲破枷锁的那一天...

与此同时。

七十二坊总把头赵崇礼捏着翡翠扳指的手指微微发颤,案头堆积的密报已将紫檀木桌压得吱呀作响。

自天幕隐去,各州县流民聚集的消息便如雪片般飞来。

“大人,西山矿场又跑了二十七个窑工。”管家捧着新到的急件,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惧意,有人听见他们走前念叨'无产者'......”话音未落,赵崇礼突然挥袖扫落案上茶盏,青瓷碎裂声惊得廊下的金丝雀扑棱乱撞。

他望着窗外浓稠如墨的夜色,天幕最后显现时那行“消灭剥削”的血红色字迹,又在眼前轰然炸开。

百里外的洛城,首富沈万钧正盯着账房呈上的田租册页。

泛黄的宣纸上,本该密密麻麻的佃户画押处,如今却空出大片空白。“老爷,青阳县半数佃户都在拖延交租,说是......”账房先生话未说完,沈万钧已将账本狠狠摔在地上。

“平等分配”四个字映入眼帘,像根钢一般针扎在心头。

更远处的节度使府内,李弘业将密探送来的舆图重重拍在沙盘上。

代表流民聚集点的红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地图上蔓延。

“短短两月,竟冒出七处'均田会'!

"他抓起案头的狼毫,在青瓦镇位置狠狠画了个红圈。

“定是那天幕作祟!”

烛火摇曳中,他想起天幕显现时,麾下将士们仰头凝望的痴态,后颈突然泛起一阵寒意。

这些天,各地王贵们不约而同地做起了相同的噩梦......

天幕重现,万道金光中,万千百姓举着农具与火把,如潮水般涌向他们的深宅大院。

晨起时,铜镜里皆是黑眼圈深陷、面容憔悴之人。

赵崇礼开始在府中囤粮,沈万钧将半数家财转移至海外商船,李弘业则连夜增调了三倍兵力驻守粮仓。

某个暴雨倾盆的深夜,赵崇礼突然召集七十二坊主事。

当众人望着密室中供奉的天幕残片,听他说出“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人”时,窗外惊雷炸响,照亮了每个人苍白如纸的脸。

而此时的青瓦镇,老槐树下新刻的“人”字正被雨水冲刷得愈发清晰,暗处传递的纸条上,“星火燎原”四个字写得遒劲有力。

——

s:这本书准备结尾了,感谢一路陪伴过来的宝子们,对作者下本书感兴趣的宝宝们可以点开作者主页加入书架,结尾我会给在座的各位一个满意的“理想国”,最后我要盘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