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弯道超车和生物武器(1 / 2)

第409章弯道超车和生物武器

也不怪范老这么激动。

前几天,他被上边叫过去了,当时一同过去的,还有其他数十个西医领域的专家们。

等到了之后。

一开始他们都还在猜测,是不是有什么任务要他们一起来攻坚克难。

没想到,上边和上级领导一起给他们开了个会。

在会上,把王孟德提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给公布了出来。

还有一些王孟德之前提供的资料也让他们仔细的看了几遍。

然后。

等大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后,便让所有人评估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当时。

范老脑瓜子都是嗡嗡的直响,他被震惊到了。

这个计划,简直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他在心里对王孟德佩服的五体投地。

同时,还激动万分。

“人类基因组计划”可是和西医领域更有关联。

他作为留过洋的西医专家,虽然因为特殊情况,和国外的关系基本上都断了。

但还依旧通过报刊杂志等方式,关心着西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知道对人体基因的研究,国外也暂时没有作为主流,只是有部分人在研究罢了。

不过他和一部分人都认为,基因研究,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和正确的方向。

国内京城基因研究所作为这方面的翘楚,他也非常的了解。

还时常促使所在的单位跟基因研究所之间开展过一些交流和合作呢。

所以。

他听了上级介绍以及面前材料中的内容,眼都红了。

而在座的西医领域专家们,都是聪明人。

全都是和他同样想法的人。

于是,下边的可行性分析,每个人都积极的发表意见,分析王孟德所写的报告中优缺点。

当然,大部分都是优势。

基本上所有人的意见都是赞同开始“人类基因组计划”。

并且表示会全力的支持这个计划,各个单位的顶尖人才也愿意忍痛割爱,参与进去。

最终,虽然领导没有当众公布这个计划要不要施行。

但参会的人都清楚,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实在是这个计划能带来的好处太诱人了。

而且只要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人才,短时间内可能见不到成果,可长远来看,完全是有百利无一害。

不说其他,光可以通过解析基因序列,明确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机制,为所有因为单基因原因导致的疾病治疗和诊断提供基础。

就能让国家愿意去投入了。

更别说还能推动医学革命性的进步、奠定精准医疗基础、促进生物技术发展等好处。

基因工程的高附加值产品,也足够回报之前的所有投入了。

甚至是倍数的回报。

等从上级那边回来后,范老等人并没有直接各自回各自的单位,而是聚在一起,商议了好久。

在商议的时候,大部分人都面红耳赤,激动的不能自己。

他们都在憧憬着,未来这个计划实施之后,所能带来的改变。

最起码,国内西医的发展,肯定会急速猛进,实现弯道超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梦想了。

几十个人一边畅想着以后的‘好日子’,一边随意的聊着。

也不知道是谁先提了一嘴,说是想把自己单位的一些后辈,送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团队中好好的锻炼锻炼。

这可就犹如捅了马蜂窝一样,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每个人都清楚,这个计划别看非常的庞大,但国家不会一下子把摊子铺开。

肯定是先小规模的做着前期的准备工作。

等人员熟悉了之后,再逐步的扩大。

这样的好处是,就算是抽调一部分人员加入这个团队,也不会对其他单位造成影响。

同时还可以用尽可能小的代价进行摸着石头过河。

否则,一下子把摊子铺的很大,到时候要是方向错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而这种情况,就带来了一个对大家都不太好的事情。

那就是需要竞争第一批进入团队的名额了。

别看这几十个人都是国内西医界的专家,但同样也存在着竞争关系。

都在一个行业里,总要分出谁高谁低。

不仅老一辈较劲,就连下一辈,也要被拿出来比较。

到时候如果其他人的后辈率先进了基因组计划的团队,这可就领先了。

每个行业,基本上都有着‘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规则。

所以,当时场面就冷了下来。

幸好范老知道现在不是‘窝里反’的时候,连忙打了几个哈哈,转移了话题。

不过接下来众人都心不在焉,简单的聊了几句后,便都匆忙回去了。

虽然国内的人才短缺,他们每个单位都有机会。

可先来后到的差距,也都明白。

因此,都准备回到单位后,跟单位的领导们聊一聊,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能抢得先机。

而范老却是不慌不忙。

他稳操胜券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和王孟德的老师蒲老相熟。

回到单位后,跟其他领导碰了碰,达成一致后,便迫不及待的跟蒲老通了电话,想要和王孟德见一面。

等约好了今天到蒲老家见面,范老罕见的有些期待。

他上午赶早,就带着一些礼物上门了。

见到王孟德之后,便直接激动的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王孟德谦虚了几句,一行人才来到了客厅。

重新泡了一杯茶,几个人开始闲聊着。

当然,因为大家都是医疗工作者,聊天的内容肯定都离不开医学方面的内容。

几句话,范老就忍不住了,先把话题引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上。

“孟德,你咋想到这个计划的,简直是天才。”

“呵呵,范老,我也是之前用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研究所那边有几个成果。

平时经常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才萌生了这个想法。”

王孟德笑着解释道。

他这话半真半假。

平时经常接触倒是真的,通过空间,前世的各种医学知识,他可以随意的学习和查看。

这段时间他就把一部分的时间给放在了基因技术上。

因为王孟德知道,再过十来年,不少发达国家,就会在这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