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因为“蜘蛛侠2”。
“蜘蛛侠2”能够创造票房奇迹,这是一回事;“蜘蛛侠2”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市场瞩目方向和话题指数,则是另一回事。
这部电影对产业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预期,又或者说,不是彼得-帕克的影响力,而是安森-伍德的
不止索尼哥伦比亚,不止迪士尼和梦工厂,好莱坞其他电影公司以及业内人士的目光全部聚集而来。
这一切,对迈克尔-林顿来说却只是煎熬,仿佛置身火炉里,烈火熊熊、前景不明,整日整夜地被炙烤,焦虑和紧张几乎就要挣脱控制,每分每秒堪比凌迟,一点再一点地折磨他的神经,濒临崩溃。
然后,纷纷扰扰的消息又更新了。
“王牌播音员”确实在期待值之上,作为一部低俗喜剧,媒体综评居然高达六十三分,令人眼前一亮。
在严重缺少喜剧的今年暑期档里,“王牌播音员”的出现可能是久旱逢甘霖,市场终于等到了一部正统喜剧,尽管“蜘蛛侠2”也有不少喜剧桥段,但对于真正的喜剧爱好者来说,他们需要“王牌播音员”这样的作品。
“亚瑟王”则……扑街了,扑得轰轰烈烈,媒体综评四十六分,甚至比“特洛伊”更糟糕。
暂且撇开史诗电影遭遇碰壁的残酷现实不说,“亚瑟王”自身的质量也无法令人满意,堪称一场灾难。
难怪电影首映式落幕后,迪士尼开始不断放烟雾弹,恐怕他们也意识到这部电影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
在“王牌播音员”和“亚瑟王”的对比参照下,“蜘蛛侠2”越发如同庞然大物一般,盘踞在前方,它的阴影严严实实地将一切竞争者全部笼罩其中,“亚瑟王”糟糕透顶的媒体综评反而更加符合预期的走向。
但是,票房呢
不管媒体综评如何,前期宣传和铺垫、首映式号召和渲染,是否能够为电影吸引到一批票房力量呢
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类型不同选择面前,“蜘蛛侠2”是否能够维持优势。
整个好莱坞,屏住呼吸。
气势,氛围,关注,持续升温,持续燃烧,持续炸裂,北美大陆的夏天,确确实实在这一周迎来巅峰。
然而,“蜘蛛侠2”不准备反击吗面对“王牌播音员”和“亚瑟王”的围剿,“蜘蛛侠2”不准备进一步展开宣传吗难道索尼哥伦比亚没有野心吗,他们不期待“蜘蛛侠2”延续强势创造历史吗
答案,是否定的。
那厢,洛杉矶中国剧院好戏连台,从首映式到媒体综评再到剧组宣传,滚滚热浪,一波接着一波。
这厢,“蜘蛛侠2”剧组继续横扫千军,再次展现安森的高瞻远瞩、全盘布局,一切早就已经埋下线索,甚至不需要刻意操作,强悍而滚烫的热度自然而然能够得到延续,并且再次跌破所有人的眼镜。
关键词,“向日葵”;“蜘蛛侠2”电影原声带。
按部就班地,单曲和专辑前后发行,配合电影宣传。
曾经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几乎所有电影都会发行原声带,没有主题曲也没有关系,电影配乐即可,这些专辑配合电影发布,以电台为途径展开宣传,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这绝对是高效的宣传手段。
现在,“蜘蛛侠2”唤醒回忆,不止电影配乐而已,还有安森专门为电影创作的主题曲,“向日葵”。
同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