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简单的一次喷火表演,都能让她们发出阵阵惊叹之声。
刘建安徒弟将早前备下的赏金,分发给众人作为嘉奖。
皇家与民共乐。
看着这祥和温馨的一幕幕,朱标感叹万千。
繁荣昌盛,天下太平。
或许这就是盛世降临的征兆之一。
但他随即摇了摇头:“曾有人言,唐玄宗活得太久并非好事。假如他在开元年末离世,那成就或许可与太宗相提并论,进而实现大唐复兴。”
“可盛世如热油,看似辉煌却充满危机。玄宗长寿或盛世隐患,没有人能确切回答。”
历史向来充满争议与解读的空间。
若有些文采与激情的话,甚至可以按照既定历史框架,编织出一部符合个人意愿的历史著作,为原本枯燥的文字穿上华丽的新衣。
听完这番言语,朱高炽脸上露出些许沉重。
今天大伯不仅提及让他进入内阁一事,又谈及了玄宗时代及关于何谓真正的盛世等诸多话题。
这些可不是平日里轻易可以听到的。
朱高炽微微颔首,跟随在朱标身后,步伐紧凑而稳重。
“朝廷之中贵在制衡,乡间田野在于均等。大明既不似前唐过分重视地方割据势力,也不同于前宋对文臣的过度倚重。大伯,您恐怕是过于忧虑了……”
“难道是我真的太过担心了吗?”
朱标没有停下脚步,只是回头看了看朱高炽。
朱高炽一时怔住。
当了30年太子的朱标,有着不同一般的政治理解能力。
他一下子不知如何作答。
“咱们再说回到刚才的事,假如要你进入内阁,其实也只是等待一个适当的时机而已。”
朱标笑着说道:“这些年,你允熥变化不小,但我不曾给予他太多约束,细想之下也不认为有那个必要。好在目前为止,他表现尚算令人满意,朝廷也在他的带领下呈现出蓬勃向荣之势。”
“但谁能保证这种情形能一直持续?他将来还能否保有这样的干劲?或是他那原本急躁的性情,是否能够始终保持理性思考呢?”
朱高炽脸上的皱纹更加深刻。
关于这一点,他实在难以启齿。
“你很不错,我看得一清二楚。”
朱标轻声感叹道,“你们这一代皇族里,有不少人才,但唯有你最善良与纯真,在做事时总是严格遵守规范。正因如此……我希望万一将来遇到什么变故,你可以为国家挺身而出。”
朱高炽完全停下了步伐。
目光中满是复杂的思绪,他终于意识到了朱标的真实含义。
今天先是朱元璋下达诏书,现在又听到这样的叮嘱,似乎从今天开始这一切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这时,朱标再次转身,望向朱高炽,并露出了慈祥笑容。
这是一种长辈望着后辈特有的温暖神情。
他招招手示意:“还在想着别的事情吗?跟上来吧。”
朱高炽立即迈开脚步追赶上去。
“我一直觉得你的性格温柔,但如果真是为国家大局考虑,未来在面对难题时,你也需要展现更多严厉的一面。真的遇到阻碍,无法推动朝政,手中紧握着的那把刀也可以适时使用。”
朱高炽恭敬地行礼回应:“谨遵大伯教导。”
朱标面带笑容,颔首道,“明白了就好。”
说完,他就不再赘述什么了,转而背起双手,仔细观察正在不断发展的应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