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他已经大致有了眉目。
是因为自汉代起,便不断向西传播的东方文明。
两宋时期以后,牧民亦在其迁徙途中,携带了大量书籍至西方。
过去数百年的积累,连同当前的几百年光阴内,积淀数千年之久的文化遗产逐步流向异邦。
知识的力量不可小觑,每次新朝建立、新政推行都象征着社会的巨大进步。
相反,在长期动荡不安的状态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进展难以维持。
那么为何西方却能成长起来呢?
东方好似天上坠落下来的蛟龙一般,虽已遭受重创,但依旧静默地卧于大地之上。
而那些仍旧生活在动乱中的西方人,趁机悄悄侵蚀。
没有人愿意公开承认,这一切其实是一个虚构出来的。
因为在绝对力量尚未形成之前,现有制度无法轻易被颠覆。
外部虎视眈眈的对手,既多又强。
内部矛盾也极其尖锐。
不过万事万物终归是有因果联系的。
朱允熥相信真相总有一天会被揭示。
但是。
那都是后话了。
现在,身为大明储君的他,只需要确保这个世上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动摇大明,让外界的每一个部落都处于臣服状态。
唯有如此,方能彻底杜绝一切潜在威胁。
“大明不必急于扩张疆域,但必须洞悉世界的全貌。”
朱允熥表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
了解对手,才能在任何情况下占据优势。
朱高炽颔首:“既然如此,不妨让允炆与刘远率队前往海峡一探究竟。”
朱允熥摇了摇头:“不仅仅是海峡,也不仅仅是对岸大陆。我打算发布一条通告,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决定。”
向全民公布这份由太孙颁布的重要命令。
朱高炽兴致勃勃。
朱彬默默地聆听着两人之间的交谈,心中涌起一股庆幸之情。
幸好自己及时投奔了大明。
要不然,现在估计早就魂断呼伦湖畔了。
从今以后,则将以顺安王身份,在大明享受无上荣耀。
朱允熥进一步解释道:“我要公告全天下的臣民,任何人只要出海或出关去探索未为人知之地,并记录下所遇之地的种族、人口情况、风景地貌及其资源信息,带回中原,都将获得丰厚奖赏。”
西方人凭借几艘破旧航船,就找到了大明。
而拥有强大舰队的大明,没理由发现不了那些未知之地。
西方那几条简陋小船,在大明看来啥也不是。
朱允熥细细思量了一番。
那些船甚至连加入大明海军后勤队都不够格,更不用提成为主力战舰参与作战。
与民间那些海船相比如何呢?
他又认真思考了一下。
出发北方之前,他就听闻,在中山王府主导下的许多海上商人,已经成功将旗舰载重量,提升到了3000料水平。
据说目前正在争取5000料级的商船建造权利。
并非仅限于官方才能培养优秀工匠。
众多世家门下也藏龙卧虎,不乏杰出人才。
有消息甚至称:只要政策放宽,对私人造械所建造超大型船只的支持力度,打造新式运输工具,将指日可待。
新时代背景下,大明百姓正展现出全新活力。
大明正蓄势待发,开启环球考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