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郝昭(2 / 2)

一众武将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李渊。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似乎有些异样。

李渊的视线缓缓转向徐晃。

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空中碰撞。

李渊微微扬起下巴,徐晃心领神会,只见他霍然起身,用力一拍桌案,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紧接着,他动作迅捷如闪电般伸手抽出了身旁一名亲卫腰间的宝剑。

徐晃手持寒光闪闪的宝剑,大步流星地走到那两名已然杀红了眼、犹如斗鸡一般互不相让的世家子弟跟前。

只见他手腕一抖,手中长剑化作一道银芒疾射而出,精准无比地挑在了两人之间。

随着“铛”的一声脆响,那两名世家子弟被强大的力道生生分开,各自踉跄后退几步才勉强站稳脚跟。

徐晃稳稳地站定在这两个年轻人中央,他怒目圆睁,瞪着眼前这两个衣衫凌乱不堪的家伙,声若洪钟地厉声呵斥道:“此乃庆功之宴,岂容你们在此肆意妄为、大打出手!成何体统!”

听到徐晃这番怒斥,那两名青年如梦初醒,他们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实在太过失态。

于是,两人赶忙收起佩剑,扑通一声双膝跪地,低垂着头齐声说道:“在下一时冲动,多有失礼之处,还望大将军多多包涵!”

说完,两人便手持剑柄,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不敢再有丝毫动弹。

李渊见状轻轻挥了挥手,随后饶有兴致地问道:“无妨,看你二人方才身手不凡,想必也是身怀绝技之人。你二人如何称呼?”

此言一出,原本热闹非凡的宴席瞬间安静下来。

此时,宴席间坐着的两位家主听闻此语后,面上不禁露出一丝喜色。

他们心中明白,自家子弟进入了州牧的眼,这无疑是一件幸事。

而跪在地上的两位青年更是又惊又喜,急忙抬起头来。

左边那位看上去约摸二十岁光景的年轻人率先抱拳开口:“在下姓郝名昭字伯道!”

声音清脆响亮,透露出一股自信与朝气。

紧接着,右边那位年纪稍长、看似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也不甘示弱,同样抱拳说道:“在下姓温名伯字文觊!”

其语气沉稳有力,给人一种成熟稳重之感。

就在两人自报家门之后,坐在上方的李渊眼中忽然闪过一道精芒,直直地看向了左边的郝昭。

他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一段关于此人的记忆——那不正是在陈仓凭借区区一千多人马,成功阻挡住诸葛亮率领的三万北伐大军的郝昭吗?

据史书记载,郝昭乃是魏明帝曹睿时期的一员将领!

可眼下明明还是大汉的中平二年,距离那个时候还早着呢。

难道说,郝昭要等到六十多岁时才能真正在历史舞台上扬名立万?

六十多岁方才扬名,这算不算是大器晚成呢?

李渊暗自思忖着,对于这段历史,他其实并不是特别熟悉,但郝昭以少胜多、坚守陈仓的事迹却让他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