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棉说着韦般若,其实她与韦般若的情况差不多。
都是每旬来骊山书院,集中授课。
王棉教授的是算术,好歹是学过高等数学的人,还与沈先生一起“发明”了算盘。
近些年备受士子推崇的《算经》,便是王棉与沈先生合着的。
褪去了公主伴读的光环,王棉王郡君,依然有着远近闻名的才女之名。
王棉总以为自己是个小人物,并没有有着颠覆世界的壮举。
实际上,她早已经登上了巅峰,成为了无数人艳羡、敬慕的大佬。
王棉不只擅长算术,她的书法也极好。
另外,在工、医等方面,亦有造诣。
就像是李明堂,确实是位济世救人、心有慈悲的神医,她骨子里却极为骄傲。
她不会轻易屈服于名利,却与王棉“一见如故”。
这可不是什么眼缘,而是因为王棉足够优秀。
她在医学方面的许多奇思妙想,总能给李明堂一种醍醐灌顶的惊喜。
当日楼彧与瑞王府的较量,李明堂未尝没有察觉。
她最是聪慧,也世故通达,起初或许未曾发现,但进了京、入了宫,与诸多权贵打了交道,又听闻了无数的豪门故事,也就慢慢猜到了。
毕竟瑞王府还有个阿苏。
李明堂对阿苏还有些印象。
她早些年在西北游历,曾经在边城待过一段时间。
她租住了一家农户的房舍,见那家人老实本分,生计艰难,阿苏呢,又是个伶俐、好学的孩子,便随手指点了她辨认、炮制草药的本事。
不是收徒,就是单纯的想帮一帮这户人家,让他们多个手艺、添个进项。
而这样的善举,李明堂不能说每到一处都会有,却也不止一次。
不过,阿苏确实有些天分,对李明堂十分恭敬。
连带着她的家人都把李明堂当成了活祖宗、活菩萨。
李明堂在苏家住得十分顺心,临行前,她就将自己惯用的联系方式告诉了阿苏。
也不是非常明确的方法,李明堂是女冠。
她若去到某个地方,不会投宿客栈,而是会去当地的道观挂单。
阿苏或是苏家人,若是想要寻她,可去当地的道观打探行踪。
若是有缘,就能相遇。
李明堂当初留联系方式,并未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在异地他乡遇到阿苏。
她更多的是随性而为。
阿苏却记了下来。
后来遇到了来边城镀金的瑞王世子,阿苏的容貌、性情等都完美符合杨寿的喜好。
一次偶遇,便成就了好事。
做了夫妻才有的亲密之事,枕畔间说些闲话,杨寿某次就提到了宫中贵人的重疾,以及因此而会有的富贵。
心疾?神医?
嘿,她知道啊!
她那位有着半师之谊的女神医,医术出神入化,治疗心疾更是拿手。
阿苏便以此为资本,成功让原本只是玩玩儿的杨寿,将她从边城带回了京城。
可惜——
杨寿和阿苏都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
他们占据先机,却还是被人截胡。
事后,杨寿“幡然悔悟”,赶走了阿苏,与妻子重归于好。
阿苏拿着瑞王妃给的银钱,虽不至于流落街头,却也无处可去。
在客栈里住了几日,拼命打听有关瑞王府、李神医的各种消息,再三思量,阿苏决定去投靠李明堂。
这个时候,李明堂已经成功稳住了李皇后的病。
帝后甚是欢喜,大手一挥,将京郊的一座皇家道观赐给了李明堂。
李明堂出宫后,便直接去了那道观。
这件事,堪称京中近期最大的新闻之一。
坊间、市井都有流传,阿苏稍稍在酒肆、茶楼等地方坐了坐,便打听到了道观的具体位置。
她一路寻了过去。
见到李明堂,阿苏喜极而泣,苦苦哀求李明堂收留。
……听完阿苏有增有删、真假参半的哭诉,结合自己的经历,李明堂很快就还原出了真相——
她李明堂的存在与行踪,是阿苏告诉瑞王府的。
瑞王府世子妃与琅琊公主、安乐侯世子夫人是闺中密友。
然后,抢先瑞王府一步找到李明堂的人,便是王郡君。
“我好像被利用了,成为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在猜到真相的那一刻,李明堂是有些恼怒的。
骄傲之人,自不会允许被平白利用。
但,李明堂不止骄傲,她还有着超脱世俗的豁达与智慧。
李明堂很快又想到:“也不算是利用!王郡君的才学是真,骊山书院的医学院是真。”
“还有那么多的医疗设备,那么多新奇的术式,以及王郡君的奇思妙想……于我而言,都是难得的机遇。”
一场相遇,源自算计,却又有真心,李明堂得了富贵,有了灵感,增进了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