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数日之前,沉寂了半个月的蜀军再一次对天庸关发动了进攻,不过攻势并不猛,出动的兵力也不多,不过数千兵马而已,攻上两三个时辰,无力破关就撤兵回营了,第二日继续进攻。
这样的攻势,对于天庸关来说,算不得危险,就好像练兵一般,每日用少许的伤亡代价,换来蜀军一两千人的伤亡,也就仅此而已。
天庸关的战报是隔了好几天才被送到叶白手中的,毕竟距离不近,战报还是先送到了周亚夫和王翦的手中,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叶白也想不通蜀军到底想要干什么,对于天庸关的险要,蜀国比秦国还要清楚,明知道不可能攻破的情况下,为何不退兵,还要一味的强攻,总不能是嫌弃自家兵力太多,想要借着杨业的手消耗一些吧。
关键是蜀国继续强攻天庸关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入侵秦国的蜀军主力已经全军覆没了,接应的对象已经没有了,破关除了掌握这个战略要地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作用。
损失了数十万兵力,蜀国也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够恢复,短时间内能够调集的兵力也不多,破关入侵秦国,获胜的把握不大,反倒会给其他国家制造入侵蜀国的机会,毕竟蜀国的敌人也不只有秦国而已。
还是刘伯温聪明,略微一琢磨就大致猜到了蜀国的想法。
无非就是知晓了石门郡的草原骑兵还没有撤回大草原,秦国内部又生出了动乱,这让蜀国看到了机会,有心想要报仇。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向来都是贪心不足的,知晓了秦国的内乱,多半会坐不住,增兵东侵是极有可能的事情,到那个时候,西北三郡的压力就大了。
光靠一个龙武卫,要保证西北三郡的安全,还是面临草原游牧民族这个庞然大物,蜀国上下并不看好叶白,认为龙武卫战败的几率极大。
因此他们就是想要借助草原骑兵这把刀,重创龙武卫,然后趁机攻破天庸关,还有机会二次南侵,从秦国身上狠狠地咬下一块肉来,弥补数十万大军折损的损失。
蜀国的算盘打得叮当响,而且对方这是阳谋,就是抓住了秦国内乱,无力支援西北三郡,叶白的龙武卫独木难支的机会。
就算刘伯温分析出了蜀国的计划,也必须要在天庸关、西城府留下大量的驻军,以防不测,从某个角度来说,已经是落入了蜀国的算计之中。
清楚了蜀国的算计,叶白随手就给扔在了一边,现在他可没有什么心思去应付蜀国,反正有着天庸关和杨业大军在,蜀军一时半会地还打不进来,更何况周亚夫手里的4万兵马也不是吃素的,随时都可以北上支援杨业。
有7万大军,还有周亚夫这等擅长防守的名将,更有杨家将和其他名将的辅佐,蜀国不出动数十万兵马,别想突破天庸关的防御,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把滞留在石门郡的草原骑兵给处理掉,秦国内乱的消息瞒不住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很快就会知晓,或许他们仓促间无法集结大批骑兵东进捡便宜,但却是不能不防。
亲率8万主力西进,逼近了草原骑兵的大营,双方的斥候已经不止一次交手,夜不收不愧是精锐的斥候骑兵,哪怕是来自草原上的骑兵,面对他们也是败多胜少。
一切都如情报中所说的,8万草原骑兵分成了两个大营,彼此间隔10余里,可见他们根本就不是一条心,对彼此的防备完全不下于秦军。
“岳飞,你准备怎么打?”
“侯爷,两路骑兵心不齐,这就是我们的机会,草原骑兵擅攻不擅守,而我军以步兵居多,最擅长的就是攻坚战。”
“哦,你就那么确认对方会眼睁睁地看着步兵攻营,对方全部都是骑兵,反攻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你又要如何应付?”
“侯爷不用考校末将,我军军纪严明,配合默契,进攻途中转为防守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末将打算让李嗣业带着陌刀兵打头阵,草原骑兵若是反攻,咱们就来个以攻对攻。”
用陌刀兵进攻,的确是对付草原骑兵的一招妙棋,一想到人马俱碎的场景,叶白就忍不住心情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