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朱皇帝的乾清宫,西暖阁内。
“皇恩浩荡”
“吾皇万岁”
“吾皇圣明”
“大明国祚万年”
、、、
大殿中央,白发苍苍的户部尚书龚彝,户部左侍郎王夫之,目光炯炯,高呼万岁圣明。
是啊,这一次,这两个户部重臣,确实是心悦诚服,心服口服了,
没错,整整200万白银,11万黄金,总计价值300多万白银啊。
向来视钱粮如命的朱皇帝,竟然没有见钱眼开,全部交给了户部,一丁点的没有扣留,确实是难能可贵。
要知道,当初攻下阿瓦城和阿拉干的时候,朱皇帝的内帑,可是侵吞了不少啊,大几百万。
所以说,他们服了,这个大明皇帝,确实是英明神武,很有明君圣君的潜质啊。
武夫皇帝,弱冠之年,年纪轻轻的,什么都考虑到了,老辣稳重的一批啊,
什么钱该拿,什么钱又不该拿,心里早就算计好了,不至于争吵,争个脸红耳赤。
要知道,几十年前,大明王朝,可是出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万历皇帝啊。
那才是真正的饕餮,只进不出,所有的钱财,只要看见了,都往皇宫的内帑挪,死死拽在手心。
“呵呵”
“没事,无妨”
龙座上的朱皇帝,把两个户部钱袋子的表情,尽收眼底,摆了摆手,呵呵一笑,随意的回了一句,无妨没事。
是的,东征在即,军队又在扩兵整编,工匠营又是火力全开,玩命打造火炮遂发枪,甲胄兵械。
所以说,朝廷的户部,忙的飞起来了,也在大量调集钱粮,是耗钱大户啊。
“最后是珠宝玉器”
“还有其他的,布匹绸缎缴获”
“这一次,就一分为二吧”
“朝廷的户部,朕的少府,一家一半”
“毕竟,现在是乱世,珠宝玉器不值钱,变现更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乱世里啊,金银米粮,才是真正的硬通货,才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没错的,现在的朱皇帝,已经不是光屁啰嗦的光棍大王了。
去年,整整一年,都在征战打仗,缴获了一大堆钱粮,兵械和物资,同样也有大批量的珠宝玉器。
尤其是,缅甸的国都阿瓦城,阿拉干的王宫,全被他洗劫一空,运回了昆明的皇宫。
当然了,这么多珠宝,肯定要赏赐的,分了不少给他的后宫,还有平时的赏赐大臣和勋贵。
但是,还是剩下很多很多,迫不得已,朱皇帝就下令少府发卖变现了。
不出意外,现在的市场行情很不好,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珠宝玉器,变现太难了,价格又低。
于是,这一次,朱皇帝打算分一半给户部,不留那么多了。
当然,肯定是朱皇帝的少府,先挑一遍,把那些奇珍异宝,价值连城的东西,先收入皇宫存起来,留给后世。
“对了”
“礼部,程尚书”
“鸿胪寺,龙寺卿”
说到珠宝,朱皇帝就想起一件事,扫了一眼礼部和鸿胪寺,开口叮嘱道:
“你们也都记一下”
“以后啊,东南亚列国,来朝廷进贡的时候”
“朝廷的赏赐,尽量挑一些普通的珠宝玉器,上等的丝绸和瓷器,作为回礼,赏赐给他们”
“金银尽量要少一点,军械工匠类的典籍,营造与工技着作,医学药方,更是不能外流,那是华夏文明的魁宝”
“当然了”
“儒家的典籍,仁义道德,佛家的经典,大仁大义啥的,要多给一点”
“这玩意可以感化教化,那些番外夷人,让他们知道,天朝上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博大精深”
没错的,来自后世的朱皇帝,非常了解,有些朝廷大佬,讲究个排场和面子。
面对藩属小国的朝贡,他们大方的很,要啥给啥,翻倍掏心窝子的给,一句话,好大喜功。
最典型的,就是大唐帝国,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王。
好大喜功的李世民,为了彰显大唐的强盛和繁荣,那个陪嫁,才是真正的大笔豪横啊。
金玉珠宝,释迦佛像,金玉书橱,360卷经典。
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识别善恶的明鉴,卜筮经典300多种。
营造与工技着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着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
甚至是,还有各种谷物的种子,那是中原历朝历代,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这么多好东西,所有的一切,在朱皇帝的眼里,那都是知识产权啊,更是严重的资敌,用中原人的血肉,养肥外敌。
果不其然,晚唐的时候,吐蕃藩属国,直接杀进了长安城,满城尽是八瓣盔,各种骑脸输出,嘲笑大唐的无能。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