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将军,弟兄们都太想升官了!(1 / 2)

毗陵城。

楚国边陲重城,东面隔江水与吴国相望。

毗陵与乾魏边界的河西之地、魏赵边界马桂城、乾楚交界的南水城,并称为天下战事多发的四大边境。

处在毗陵城与江水之间的,是吴国最东线的东大营。

这里常规驻军八万,如今却囤积着十五万之多。

隔河相望的吴国吴春城情况相仿。

两国心知肚明,大战一触即发。

楚国主将不是别人,正是原镇守楚国北面边境的韩先云。

此时的韩先云正亲自带兵巡查军务,时不时点出将士不足。

一骑自远处疾驰而来。

“将军!”来人翻身下马,双手送上一封信,“郢都密信!”

“嗯?”韩先云心生不妙。

来人乃是他的私卫,专门负责收集来自对手的消息。

他接了密信,来到一旁,拆开来看了看,目光一凝。

信上说了溪江出现红宝石刻着启示的事,更说了郭开已将宝石献给楚皇。

朝堂上有人声称搜集到了他勾结大乾的证据!

郭开更是控告他勾结许良,将其花了无数金银培养出的裴旻坑死!

更麻烦的是楚国祖地丹城再次出现巨熊托骨书,骨书上写“天命再韩,直上九霄”!

朝中司天监对其卜筮,得到的结论是掌兵者有造反的可能!

原本楚皇对此是不信的,可架不住越来越多的证据。

密信上说,楚皇已经下旨,召他回郢都。

看完信,韩先云不由皱眉。

圣旨已经在来的路上,很快便会到达。

“该死!”韩先云愤怒握拳。

随行将士纷纷上前,“将军,怎么了?”

韩先云将手中密信递了过去。

几个亲信依次看了之后皆愤怒不已,议论纷纷。

“将军舍生忘死在前线拼杀,朝中竟有人如此污蔑将军,真是让人寒心!”

“将军,这会不会是吴国的阴谋,故意在朝中造谣?”

“将军,如此敏感时期,不可轻易回郢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韩先云皱眉道:“可我若不回去,不等若坐实了谋反之心?”

一将拱手,“将军,末将以为若是对大乾作战,有此流言尚需注意。

可眼下我等是要跟吴国开战,并不涉及大乾,大可不必理会。”

旁边一人也点头道:“不错,此次伐吴乃是我大楚多方筹谋才得的这么一个机会。

跟大乾结盟,齐国也答应不出兵,魏国新败,无力干涉。

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再想伐吴就难了!”

其他人纷纷点头称是。

如此良机,错过了就很难再有!

韩先云握拳,凌空恶狠狠挥舞,“我何尝不知道这个机会难得。

可密信上所说的别的事都还还说,但巨熊托骨书这件事非同小可。”

巨熊托骨书,这可是楚国立国之君熊绎见过的神异。

如今神异应在与“韩”有关的人跟事上,他怎能置身事外?

韩国?

不可能!

韩国现在的情况,其周围的任一邻国都能将其灭国。

那就只剩下姓韩的了。

楚国有两个姓韩的,且二人都掌兵。

一个是他韩先云,一直在楚国北疆与大乾对峙。

一个是韩江生,镇守楚国西面,与巴国对峙。

二人虽然同姓韩,却不是一族。

他是楚国本地人,而韩江生则是被迫害的韩国人逃亡至楚国。

若二人果真有关系,以楚皇的猜忌,怎可能让两个姓韩的各掌一支边军?

回去,错失良机。

这些跟着他从北到南,渴望建功立业的亲信必然心生不满。

不回,违背君臣之礼。

若被朝中有心之人攻讦,结局更不可控。

“该死,是何人给郭开想出此计?”

不是他瞧不起郭开,实在是他在朝中跟郭开明里暗里交手多次,知道对方的斤两。

郭开若能想出这等计策,哪里还用等到现在?

此计的毒辣之处在于让他进退两难,怎么旋,都会心生懊悔。

对方准确地拿住了他的痛脚!

不仅拿住痛脚,选择的时机也恰到好处!

此计时吴国人想到的,还是大乾人想到的,亦或者是楚国人?

韩先云暗自咬牙切齿,有种要发狂的冲动。

纠结再三,他终于做了决定,“韩寔,我回京一趟,军中一应事务皆交由你处置。

只要吴国不主动挑起战事,你们只需守住这里即可。

若战不可免,那便跟吴国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