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卿,朕不是熊均,你大可不必挑拨离间!”
萧绰面露不悦,“许大人对大乾来说有多重要,不需要旁人来提醒。”
许良呵呵一笑,“刘将军,也难为你了,行伍出身却要充当使者,做文臣的差事。”
刘光赶忙把头低下,“不敢!外臣此番出使大乾,是奉我大宋皇帝之命来邀请大乾陛下共襄盛举,讨伐楚国!”
许良笑问:“不知怎么个共襄盛举法?”
“我大宋可提供与大乾清州相交的楚国樊城、登临、南峪等地的详细布防。”
只此一句就让萧绰目光陡然一亮。
便是许良也不由动容。
此三城属于楚国襄州地界,与大乾的清州相邻,中间隔着落雁山脉,是楚国的北方门户。
从大乾进攻大楚,最方便的路有两条。
一是自巴蜀顺江水而下。
这也是大乾数代君王都想出关中,向南夺取巴蜀之地的原因。
二是自清州向南,穿过落雁山,进入楚国开阔的平原地带。
大乾的清州跟楚国的襄州,都是互相提防且掣肘的城池。
两处山口险隘,易守难攻。
若是能得到碍口处布防,必然事半功倍。
可以说,韩先云此举诚意满满。
然而面对这样的条件,许良却并未表现出多么兴奋,反而是淡淡问道:“仅此而已?”
刘光微微一笑,“如此还不能彰显我大宋的诚意吗?”
许良摇头,“若刘大人想跟渔樵问答一般问一句答一句,那就请回吧。
我想陛下百忙之中抽空见你也不是来听你废话的。”
“嗯?”
萧绰目光微凛,皱眉看着刘光。
而刘光听到许良言语,面色微变,“陛下说了,三城所在的布防皆可送给大乾,甚至接下来襄州一州之地也尽可让大乾予取予求。
但我大宋攻向郢都时,希望大乾能帮忙掣肘魏、赵、齐三国大军。”
呵呵!
许良心底冷笑。
这韩先云打的好算盘,说是让大乾随意攻取襄州,实则是想拉大乾当挡箭牌,替他们挡箭!
如此一来,他韩先云就可放心背后去攻郢都了。
只要拿下郢都,他就能快速完成对楚国根底的继承。
钱、粮,甚至是疆域!
若韩先云能在郢都站稳脚跟,则一下子摆脱眼下风雨中一叶小舟的飘摇局面,迅速成为真正的开国皇帝。
届时哪怕是失去了襄州,他大可以通过强势吞韩来恢复实力。
而一旦他完成以宋代楚,反口龇牙,届时不管是大乾一方还是列国联手,对楚国都没有什么太好的法子。
除大乾外,其他几国想要袭取楚国,都要借道韩国。
再者,韩国与楚国交界的地方多是平原地带。
以楚国的人口跟兵力,在平原地带跟列国开战,还真不怂。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
襄州虽然香,却哪里能跟郢都相比?
许良摇头笑道:“刘大人,宋皇诚意似乎不太够啊?”
“不够?”
“不错。”
许良敏毫不客气揭穿韩先云的如意算盘。
听得萧绰目光变冷。
而刘光的脸色也愈发凝重了起来。
从见到许良到现在他一直在心底提醒自己,不可轻视许良。
所以他才出其不意,主打一个“真诚”,将希望大乾拖住列国攻势的真实目的说了出来,也以整个襄州的巨大利益诱使大乾君臣。
他相信,面对如此巨大且唾手可得的好处,大乾君臣不可能淡定!
尤其是这对君臣如此年轻,如此的野心勃勃。
可结果他发现许良压根不上钩。
更让他觉得不安的是自始至终女帝萧绰都没有任何表示,真的只是让许良跟他谈!
他想起了来之前韩先云交待他的:大乾女帝极其信任许良!
在经历了楚皇猜忌韩先云之事后,刘光以为所谓君臣信任能有多值得试探?
所以他才有了刚才的一番言语。
没想到……
他甚至看出了萧绰的情绪是随许良的言行举止而变化的。
许良点头,萧绰眉头舒展。
许良皱眉,她就跟着皱眉。
许良嘲讽,她目中就泛着不善……
他甚至怀疑若许良说砍了他,萧绰能立马点头!
刘光深吸一口气,拱手道:“许大人,我大宋皇帝并无此意,外臣也绝不敢蒙骗大乾。
只是魏国刚与大乾有过一战,面对大乾气势正在下风。
而赵国与大乾则刚刚结盟,定然会顾及大乾的感受。
此二国者,只要大乾出面……”
不等他说完,许良摆手,面带笑意,“刘大人,你觉得若我大乾不与宋皇合作,转而邀请魏、赵、齐共同举兵向南,结果会如何?”
一句话,瞬间让刘光瞠目结舌。
他踉跄后退,死死盯着许良,“许大人,你不能,不能……
大乾可是在列国中第一个跟我宋国结盟建交的,怎能如此反复?”
萧绰先是一愣,而后笑着点头,“不错,北方四国联手向南,楚国地域广袤,不用担心不够分的。”
上官婉儿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她瞥了一眼刘光,只觉可笑。
她当然知道许良不可能真的建议跟三国联手,不过是吓唬刘光罢了。
可这种事谁说得准?
现在的情况是楚国内乱,列国定然蠢蠢欲动。
韩先云想要攻郢都,又担心腹背受敌。
他赌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