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早有准备(2 / 2)

这年头还没有伺服电机,但是步进电机在这个事情上也不是不能用。

同志们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摇头,高总工还是对细节不熟悉啊,至少是对飞机的细节不熟悉。

其中唯一例外的,就是瓷飞厂的同志,他们总觉得高总工肯定有后手,主要是他们很清楚,高总工对飞机的细节可能不是面面俱到,但是只要他自己提出来的,他应该都很熟悉。

“高总工,承担这么大力的电机,加上减速机构,体积、重量都小不了啊,如果算下来的话,可能比液压还要麻烦。”

高振东一点儿没犹豫:“有合适的步进电机,加上传动比足够大、负载足够高、而且体积重量还够小的减速机构就行了嘛。”

同志们被他这理所当然的态度给整不会了,这不是废话嘛,要是有这东西,我们还愁个什么劲

你看看你要的几个要求,传动比要大、负载要高,就这两个也就算了,毕竟大力出奇迹,只要个头够大,一切都好说,偏偏最后还有个要求是体积重量要小……

都说部队的同志是既要又要还要,看起来高总工不愧是部队出身,在这方面也是不遑多让。

“振东同志啊,这东西……他没有啊。就算是行星齿轮传动,也很难满足最后一条体积重量小啊。”眼见其他同志不好说,防工委总工把同志们的顾虑提了出来。

高振东嘿嘿嘿的笑了起来,笑得很是得意。

有门儿!

一看高振东这反应,总工和瓷飞厂一类比较了解他的同志就反应过来。

振东同志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他敢提出来这个想法,多半就是他早有考虑,甚至是早有安排。

总工拍拍脑袋,大意了大意了,忘记振东同志的习惯了。

“振东同志,你有办法”

这不是同志们无能,毕竟我们才从旧社会走出来没太久,欠缺的东西太多了,甚至根本就想不到有什么办法,这可不是几十年后,上网搜一搜,很多东西至少能找到原理或者路线。这是大环境的原因,不是同志们的问题。

高振东依然带着那个得意的笑容,点了点头:“是的,你记不记得卫……为了解决……”

艹,好像都不能说……

既然如此,高振东也就不说来龙去脉了,就说结果:“总之,我们和十一机部的同志合作,在搞摆线针轮传动机,正好就适合这种情况,现在进度和结果也很乐观。老总,这件事情你应该记得。”

经高振东一提醒,总工也想起来了。

“啊啊啊,对对对,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个东西,对!就适合这种情况!!”

难怪高振东说起这件事情来支支吾吾的,因为这东西和卫星有关,他的确是不好说。

我艹!还真有甚至是几乎现成的东西

同志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高振东和总工的对话,让同志们确定了一件事情——这种叫什么摆线针轮的东西,还真合适,而且我们还真有!

虽然不知道传动和针线活儿有什么关系,但是同志们放下了心里的担心,稳了!

有了机载计算机、加固单片机、军用装备数据总线、这个什么针线传动机,那这个电传操纵的硬件基础就算是铺好了,剩下的是设计、软件、调试、总结、改进的问题。

同志们都有点惭愧,只以为高总工对飞机的细节不清楚,只管起飞不管落地,没想到自己在第一层,人家在大气层,缺什么人家自己就先解决什么。

既然最麻烦的事情都解决了,那剩下就是细节问题,这些事情就不需要再麻烦振东同志了,自己这一帮人也丢不起那个脸。

不过有的同志还是想把疑问抖搂得清楚一点,趁着高总工在这里,不问清楚岂不是白瞎这个机会了。

“高总工,我有一个问题,关于可靠性的。”一位同志举起了手。

“你说。”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电子系统的可靠性是不如机械的,计算机程序可能跑飞,设备可能因为环境停止工作等等,而且电信号传输,可能受到干扰产生误码、断连等问题,如果产生这些情况,对飞机是非常危险的,您是电子和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

这个问题就问得非常的细节,而且是已经开始考虑要做这个系统,才能问得出这个问题,而且他提出来的问题,句句属实,正好就是电传操纵最大的隐患——这东西真没有机械的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