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秦镇市集(2 / 2)

赵普则留意着市场的治安与管理细节,思考着如何进一步保障交易安全。

铁器区的十二座锻炉实施“三班轮作制”,每座炉台配备主匠一名、副匠两名、学徒五名。

军械司下发的《锻造规制》明确规定:锄头熟铁占比需达七成,镰刀淬火须用南山泉水。

完成淬火的农具立即被烙上工匠编号,经质量检验后放入标有“甲等”字样的柳条筐。

秦羽仔细查看农具锻造工艺,管仲指出可通过优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赵普则建议加强对工匠技艺传承的管理,以确保铁器品质始终如一。

市署设立的平准仓内,二十名算学博士正在紧张核算当日物价。

他们根据各摊位成交记录,在桦皮账册上更新《官定指导价》:素绢每匹稳定在三百二十钱,精铁锄头维持八十五钱基准价。

对于偏离指导价两成以上的交易,市卒会立即介入调查是否存在哄抬物价行为。

秦羽与管仲、赵普一同查看物价核算情况,管仲分析物价波动对市场的影响,赵普则提出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异常情况。

秦羽认真听取两人建议,深感其对市场管理的深远意义。

下午13点45分,市楼鸣钟开启大宗交易时段。

来自冀州的粮商代表正在市署签订《万石粟米预购契》,契约条款包含运输损耗补偿、延期交割罚金等十二项细则。

三份由不同书吏誊写的契书需加盖买卖双方指模、市署铜印及保人私章,最终存入府库的樟木契约柜。

秦羽看着契约签订过程,管仲提醒要确保契约执行的公正性与严肃性,赵普则强调契约保管的重要性,以防日后出现纠纷无据可查。

牲畜检疫区此刻正进行马匹烙印作业。

烧红的官印烙铁在左臀留下“秦市验”字样,兽医同步检查眼睑与蹄部状况。

通过检疫的牲畜将获得编织鬃毛标识——骡马系红麻绳,耕牛系蓝麻绳,种畜系双股金线。

二十名清洁夫穿梭于各交易区,按照“市散即扫”的规定收集牲畜粪便用于堆肥。

秦羽一行人来到牲畜检疫区,看着有序进行的检疫工作,微微点头。

赵普说道:“这牲畜检疫关乎整个市场的交易安全,马虎不得,从源头把控好,才能减少疫病传播,保证交易稳定。”

管仲则补充道:“不仅如此,这标识的区分也十分巧妙,方便市场管理与交易识别,可进一步规范牲畜交易市场。”

秦羽认同地说道:“二位所言极是,如此细致的管理方能让市场繁荣有序,为我领地带来更多收益。”

下午16点59分左右,市掾开始进行当日税收稽核。

包铁算筹在特制沙盘上快速滑动,核算结果需与商户缴税竹筹完全对应。

发现账实不符的摊位将被挂上黄木牌警告,连续三日出现差额则取消经营资格。

铁器区三号炉台因少缴两把镰刀的税款,主匠的匠籍册被暂扣至市署听候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