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吐蕃人并非一无所知(2 / 2)

当初幕府安排伏击对方,目的就是为了拖延吐蕃人的进军速度,为百姓和官府的撤离争取更多的时间。

只是苏定海表现的格外拉胯,轻易就被人家冲散了。

导致大量百姓受到战争的冲击,沦为奴仆,或者死掉。

这个罪名,别说杀头,抄家灭族都够了。

而且苏定海是真心一肚子愧疚,也担心寇相亦或是李平安要立威杀了他。

“你们的脑袋先给你们存着,如果接下来的战事,存在怯弱怠战,贻误战机的情况,所有军官,满门抄斩。”

“寻常士卒,发配为奴!”

这一次寇相是真的生气了,说出来的话也格外的冷漠。

毕竟那是数不清的百姓,因为他们的过错,而丢掉生命,这让爱民如子的寇相完全不能接受。

“是!”对方以头触地,“寇相您放心,这次即便是死在战阵之中,罪人也不敢后退一步。”

“看在你为国效力多年的份上,本官便给再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寇相冷声说道,“这次对付吐蕃人,你们做先锋,如果能完成本官和李总管指定的命来,本官便保你们一命。”

“多谢寇相!”

苏定海等人纷纷跪地磕头。

李平安看着眼前的寇相,也微微点头。

不愧是在朝堂之上,叱咤风云多年的大佬,这一手恩威并施,玩的不要太溜。

短短的几句话,便震慑煮了他们,又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这下不怕他们不听话了。

将士饿了好几天,现在有了粮食,第一时间埋锅做饭。

很快,营地里就飘出阵阵饭香。

……

维州城外,吐蕃大元帅索朗旺堆也接连收到了后方传来的消息。

最开始是栈道被焚烧,还有冒出来一支战斗力彪悍的火红色战甲队伍的事情。

可是索朗旺堆根本不相信,大康有如此精锐的部队。

认为是下属在为自己的罪过开脱!

但很快便传来了岿巍山被夺,自己手下部将吸入被杀的消息。

就连最为核心的将领,也没有逃脱,或者被刺杀,或者死在战场。

索朗旺堆震惊之余,马上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和细作去探查,到底发生了什么。

紧接着,更多详细的情报被送到了他的手里。

他这才知道,自己的手下被敌人埋伏,以及如何丢掉了岿巍山的事情。

火红色战甲的队伍,却是存在,而且极其彪悍。

“这位寇相不简单啊!那么大的年纪,还能整出如此阵仗!”

索朗旺堆手里攥着情报,眉头紧紧皱起。

这个世界的战斗方式很落后,大部分战争都是敌我双方各自点齐人马,然后找一片空地互砍,谁先扛不住,谁就输了。

索朗旺堆打了半辈子仗,还是头一次遇到能够一把火搞死几千人的对手。

“大元帅,咱们应该小心的不是寇相这个糟老头子,而是这个叫做李平安的人。”

一名穿着儒衫的老者,走入大帐。

“李平安?他是何人?”

索朗旺堆眉头紧皱。

“李平安是岭南难道的大都督,现在是大康剑南道行军副总管!”儒衫老者回答道。

“哦,我想起来了,传闻这位寇相南下,缺乏武器装备,粮草,便做主将大康的大片土地,卖给了一个年轻人。”

“以前我觉得大康人,讲规矩,做事情严谨,这些传言都是假的,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索朗旺堆恍然道,“这寇老头的脑袋怎么长得,宁可把好处,给一个随时可能造反的人,也不愿意给我们。要知道将好处给了我们,我们甚至可以派兵帮他们镇压起义。”

“咱们吐蕃跟她们大康,毕竟是亲戚之国,不是么?”

“寇相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位让人敬佩的长者,他给李平安这么多好处,肯定是李平安非同凡响。”儒衫老翁感慨道,“事实证明,寇相的眼光没错,李平安轻松击溃了岿巍山的我军。”

“莽布支,你在仔细说说你的看法!”索朗旺堆诚恳道。

莽布支家族世世代代都是他们吐蕃的文臣核心,如今赞普将他派过来辅佐自己,是一种信任,也是监军,防止自己作乱。

“大军开拔之前,老朽曾经联系了不少南越细作,这事儿您还记得吗?”莽布支开口问道。

“如何不记得,南越狗都是一群摇唇鼓舌的废物!”索朗旺堆皱眉道。

“南越人如何暂且不说,咱们再说这个李平安。”

莽布支继续说道,“南越人跟咱们联合,妄图一起攻略大康,提供的情报非常多,其中就有不少关于李平安的。”

“起初我觉得,南越国小,力弱,喜欢夸大其词。”

“但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派人调查了一下,发现李平安这个人确实不简单!”

初次交锋中,让咱们损失惨重的各种武器,就是出自此人之手。

“原来是他!”索朗旺堆咬牙。

他之所以一直没有发动总攻,就是因为维州城在基础物资消耗殆尽之后,又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武器,而且杀伤力巨大。

如果派人硬攻,就算能打下维州城,吐蕃人损失也会非常大。

“李平安除了会制作各种武器,还擅长理财,擅长打仗,是非常全能的人物。”

莽布支继续问道,“今年,咱们吐蕃暗中联系多名大康的岭南道官员,扶持当地的贼寇,转移大康朝廷的注意力,但是最后都被镇压了的事情,您是否知道?”

“知道,”索朗旺堆点点头说道,“这些起义军都被镇压了,但是大康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这些年,吐蕃和南越人,一直坚持在暗中培植大康内部的反对派,以期转移朝廷的注意力,为他们的进攻,创造机会。

如今赞普之所以发动战争,一部分原因是寇相的出现,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洞庭湖的战争,吸引了大康的绝大多数的注意力。

“来维州之前,我便搜集了大量的情报,在岭南道大规模消灭贼寇的,名义上是尉迟常、宇文亮,以及大量的地方官,但实际上,出力的人都是李平安。”

莽布支说道,“大元帅,您知道,他们消灭了那么多贼寇,用了多少人吗?”

“多少?”索朗旺堆问道。

“据我所知,当时他为了消灭这些贼寇,动员的兵力不超过五千人。”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索朗旺堆连续摇头。

由于这个时代的通讯技术落后,吐蕃的细作,被听风大规模清楚,他们虽然也能陆陆续续得到一些情报,但是却不知道李平安清扫贼寇的具体过程。

但是他知道,为了培植这些力量,吐蕃、南越以及那些地方的世家豪强,到底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怎么可能就被五千人给清扫了?

“刚一开始,我也觉得不可能,但是南越人这边儿搜集的情报非常齐全,而且有很多证据,我自己也派人求证了一番,才知道,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