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无往不利(2 / 2)

“你刚才说的猪……”

李天明接着说道:“我是这么想的,咱们能不能结成一个互助单位,厂里用盐,换我们养殖场的猪,孙主任,您看……”

猪肉开路,无往不利,不信孙明不动心。

“这太行了!”

孙明闻言,激动得都要蹦起来了。

但激动过后,又皱起了眉。

“天明,你们村每年需要多少海盐?”

腌咸菜能用多少,每家最多也就三四十斤,李家台子有三百多户人家,加起来顶天儿了五吨。

“差不多五吨!”

五吨?

孙明飞快的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如今市面上一斤粗盐的价格才几分钱,五吨盐的话……

两百块钱?

连半头猪都换不回来。

孙明没急着说话,李天明既然说了要用盐换猪肉,肯定自有章程。

“孙主任,咱们盐厂的精盐……”

就算是为了整李学娟两口子,李天明也不可能牺牲自家的利益。

养殖场是村集体的,又不是他个人的,哪能为了他一己之私,随随便便的白给盐厂几头猪。

来之前,李天明就已经盘算好了,他的目的就是精盐。

整个海城每年消耗的盐都来自于宁固镇的盐厂。

可精盐的供给都是有定量的,就拿李家台子来说,每人每个月的定量是200克,这个标准明显不能满足正常需求。

尤其农村老百姓干的还都是重体力活,对盐的需求远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听李天明提起精盐,孙明也犯了难。

如果是粗盐的话,他这个盐厂的主任还能做主,但精盐属于重要物资,国家统一调配的范畴,他哪敢随便许给人。

李天明也看出了孙明为难,接着说道。

“孙主任,生产哪有可丁可卯的,多生产出来的精盐……应该不在计划内吧!”

孙明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盐厂每年确实有计划外的精盐,除了用做给工人们发福利之外,也会拿着精盐去换一些物资。

李天明的意思是……

“我们村的养殖场和海城钢铁厂是合作单位,咱们两家也可以这么办。”

现在市面上一斤精盐一毛五,李家台子有一千多口人,需求量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了。

拿盐厂计划外的产量,从李家台子的养殖场换几头猪,上面就算是知道了,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谁会死抓着这种事不放。

“5头猪,咋样?”

盐厂的正式工人一共才100多口子,到了年底每人分上两斤猪肉,才不到300斤,多出来的……

“行,这是我应您了,不过有件事,还得麻烦孙主任。”

“你大姐的工作,这个好办,后勤办公室的老丁要退休了,他没儿没女,岗位空出来,你大姐可以顶上去,不过……多少得给老丁一些补偿。”

既然要送人情,那自然要送到位,一线岗位怕是不能让李天明满意,干脆给一个后勤岗。

能解决李莲的工作,花几百块钱不算啥。

“听您的,这个事还是通过您来办,我不方便出面。”

这种事肯定要给孙明些好处。

“好吧,我去和老丁谈。”

“还有个事要麻烦您。”

孙明可不怕麻烦,越多这人情就越瓷实。

“都不是外人,只管说!”

“有个叫李学娟的,他们两口子都在盐厂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