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跟北虏在两国接壤之地,爆发了一场规模不算小的冲突,双方所出兵力皆在两万众徘徊,具体的战况怎样,两国沿边分布的诸军各部,很多是不知情的,不过两国在边的首脑却已获悉,也恰恰是这样,使得一些形势在变。
打仗就是这样,你来我往的试探必不可少。
甚至在这试探下,还会爆发一些冲突与厮杀。
可对双方主帅而言,谁最先沉不住气,就可能导致到手的优势丧失掉,严重的话,会出现损失惨重的境遇。
“将军,这不是在胡闹吗?!”
“是啊将军,这辰阳侯到底何意啊!”
“将军,此事是否呈报征北大将军府!?”
“这个时候南军过来凑热闹,这不摆明会刺激到北虏嘛,在拓武山脉驻扎的那些,可都不是吃素的啊!!”
拓武城,镇北将军府。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紧接着是一道接一道的声音响起,接替宗川,出任镇北将军的是霍栾,此人四十出头,国字脸,浓眉大眼,是已故护国公曹隐镇守北疆期间,一手提拔起来的,做事沉稳。
当初北虏使团入虞疆赴虞都,没过多久,一道旨意就悄无声息的从虞都传来,让宗宁调任灭虏将军,率领本部镇守灭虏城,至于空缺的镇北将军,则由征北大将军李鹰举荐,在一众边将之中,李鹰举荐了霍栾出任,由此可见此人能力怎样。
“都讲完没有?”
霍栾的声音响起,让跟着进堂的众将,无不是闭上了嘴,转身坐下的霍栾,虎目扫视堂内众将,“人辰阳侯做错了什么?近来拓武山脉沿边怎样,你们一个个不是不知道,拓武城今下有多少兵力驻扎?不到三万!!”
“北虏在拓武山脉沿边派驻多少?他娘的,不下十五万!!”
“是,拓武山脉很长,北虏派驻的兵力,是不可能全都出动,可那也要看看是啥形势才行。”
“真要是我朝跟北虏打起来了,你们看北虏能从拓武山脉抽调多少,别忘了,在拓武山脉之后,还有北虏的南都呢!!”
堂内一众将校你看我我看你,脸上无不露出各异神色。
“行了,都退下吧。”
瞅着这帮将校,霍栾摆手道:“南军先驱赶来拓武城,且还是在城外两翼驻扎,这段时日都给本将警觉些。”
“从今日起,拓武城上下全面戒酒,过去本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知底下的弟兄,一个个都不容易,但现在不一样了,闹不好是会出状况的,要是敢叫本将和麾下亲卫发现,谁敢偷偷饮酒的话,别怪到时本将翻脸无情!!”
“是!”
堂内众将轰然应诺道。
“还有!”
在一些将校作势要离开时,霍栾伸手道:“值守的,休沐的,全都保持警戒,尤其是值守的,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该示警示警,别他娘的北虏都杀到眼皮子底下了,一个个还他娘的没有反应。”
“另外撒出几批斥候,沿着拓武城东西两翼刺探,本将要知这周边的北虏驻军,到底是什么反应。”
“是!”
众将再度抱拳应道。
这是真有可能打仗了啊。
看着众将离去的背影,坐着的霍栾,想起此前出动的宗宁,还有灭虏城的变化,以及北虏这边的动静,一个很强的直觉在其心底生出。
当初他为何能脱颖而出,被护国公曹隐看重,就是因为在一些事态上,其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与警觉。
原本在北疆一带发生的事,霍栾就觉得很是奇怪,即便是想遮掩国内发生的一些事,也不该如此大张旗鼓啊。
即便是在虞都的天子不懂这些,但在朝的那几位不可能不懂啊。
然而这一切啊,随着南军先驱突然进抵,且意外获悉一批勋贵子弟也在其中,霍栾就察觉到不对劲儿了。
“你是怎样想的?”
在此等态势下,一瘸腿亲卫走进堂,手里拎着一壶茶,还不等其倒茶时,霍栾就开口询问道。
“将军的奇怪,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瘸腿亲卫听后,将茶壶放到桌上,皱眉看向霍栾,“今日陪同将军一起,出城迎南军先驱时,一个想法在心里生出,虽说那时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可如今再想想,这不是没有可能。”
“是天子想对北虏打仗,是吧?”
霍栾双手按着桌案,站起身来,低声对那人说道。
那人点点头没有说话。
“可是我有些想不通啊。”
霍栾皱眉道:“宗庆道治下有叛乱,中枢及地方也不安稳,即便天子不懂兵事,可平国公他们不该不知这些啊。”
“双线作战,本就是兵家大忌!”
“如果我朝内叛没有平定,在外就跟强敌厮杀起来,万一有出现失利之处,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别看霍栾远在拓武城,但对国内的一些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说实话,天子近一年多的表现,的确是超出很多人的预料,尤其是中枢的时局那般变化,这也让不少人对今上的想法有不小改变。
但有改变,不代表就彻底信赖了。
毕竟今上还是太年轻了。
更别提太皇太后还薨逝了。
信任的建立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不是说楚凌克继大统,成为了大虞皇帝,那底下的人,一个个就会无条件相信,不管楚凌说什么,底下的人就会干什么。
真要如此简单,这大虞就不是今下这种境遇了!
“可要是宗庆道的叛乱已经解决了呢?”
听到此言的霍栾,猛然睁大双眼,难以置信的看向眼前之人。
这怎么可能!!
在霍栾心中生出质疑,即便成国公兼南军大将军张恢能力了得,可出现的叛乱,怎么会说平就平呢?
“你是说征东大将军?!”
可突然间,霍栾想到了什么,伸手道。
那人点点头。
“要真是这样,那宗庆道之叛,还真可能已经平了。”霍栾皱眉道:“毕竟那位的手段可不弱!!”
在世人的眼里,张恢奉旨率军五万,奔赴宗庆道镇压叛乱,那负责平叛的兵力,就是这五万南军精锐。
可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别忘了,宗庆道是紧挨着东吁的,而为了提防东吁,大虞是设有征东大将军,以率军驻扎各处的。
时任征东大将军的王昌,是大虞信国公,此职是孙黎在世时定下的,是次于李鹰接任征北大将军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