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黎是你的弟子?”朱樉眼睛瞪得老大,见对方点头,又问:“你是范黎的师长?”
那人轻蔑地看了朱樉一眼,大声喊道:“师长,这样的愚笨小子竟比我更胜一筹吗?”
“想起来了,你是那个,那个……什么名字来着。”朱樉激动万分,想要握住对方的手,却被对方巧妙避开。
然而这一激动,他却怎么也想不起那个即将脱口而出的名字,尴尬地卡在那里。
那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记住了,你的师兄名叫辛研,自号计冉,你最好就叫我师兄。”
“计冉!”朱樉终于想起来了,兴奋地说:“又是一个子,哈哈哈。对了,计冉九策,越用其三而灭吴,你的九策已经出炉了吗?”
一边说着,心中却在想,老聃因自己之故召来了计冉,不知是否会改变历史,让勾践无法灭吴复仇。
呃,自己似乎无需担心改变历史,现在的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了。
计冉起初只是轻蔑,听到“计冉九策,越用其三而灭吴”却开始动容。
他转身走到门廊前跪下,沉声道:“师长,您暗中收了这愚笨小子为徒也就罢了,竟连河图洛书和连山、归藏也传授给了他,这未免太过偏心了吧?
难道我真的如此不配,不配得到您的真传吗?”老聃竟然还会这些?
朱樉听到这些话心中极为惊讶,据他所知,计冉刚才提到的这些,早已失传。尤其是河图洛书,据说是夏国文明的起源,无数传说附会其上,是比九鼎还要重要的文明象征。
正是因为其失传,后人便越传越神秘,赋予其通天晓地之能。
想到这里,他才明白计冉如此反应的原因,立刻上前解释自己无意的失言:“师兄误会了,师长并没有传授你说的这些给我。”
提及计冉的九计,既然你已经接纳范黎为弟子,越国又怀有复仇之心,你出谋划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九计不过是随意猜测,难道我真的猜对了?”
“随意猜测?越国仅用其三计便灭了吴国!十年二十年后的事也能靠随意猜测吗?”计冉冷笑一声,显然不认同朱樉的说法。
朱樉一脸严肃地奉承道:“师兄您是何等人物,洞察天地的大智慧者。有您出谋划策,越国灭吴还会有什么难题吗?简直是易如反掌。再说,如果真要全部用上九计才能灭吴,又怎能彰显您的大智慧呢?”
计冉斜视着朱樉,似乎想从他的表情中寻找这番话的真假。
过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来,严肃地说:“你可别骗我,老师真的没有把河图洛书传授给你?
我刚刚和勾践谈完就赶回来了,就算有人通风报信,也没我快,你怎么可能猜到?好吧,暂且信你,以你的资质,老师即使想教,我看你也学不会。”
朱樉心中暗自庆幸,虽然计冉的眼神中仍有些许怀疑,但总算是蒙混过关了。如果计冉一定要纠缠这个问题,他还真不知道如何解释自己是如何得知这灭吴九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