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招收难民(2 / 2)

商议完毕,众人达成共识,决定一同朝着南面前行,心中怀揣着对未知的期待与忐忑。

与此同时,李文浩匆匆回到装甲货车的驾驶室。

一坐定,他便急忙打开车载无线电,迅速拨通了老麦克的通讯频道。

待信号接通,李文浩赶忙将北方难民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告知了老麦克。

李文浩言辞恳切地说道:“老麦克,北方局势严峻,大量难民正往南逃难。

这对我们曙光基地来说,是个难得的发展契机。

你赶紧派出基地的骨干力量,带上充足的食物和水,乘坐运输直升机前往北方到南下的几个必经之路。

在那里建立临时招募中心,全力招募南下的难民。

之后再用运输直升机把招募到的难民安全送回曙光基地。

这次说不定就是曙光基地发展的黄金时期,能招收大量平民,让基地快速壮大起来。”

老麦克听完李文浩的汇报,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当机立断,立马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基地的核心成员们齐聚一堂,听完情况介绍后,大家一致决定按照李文浩的提议执行,派人到难民前行的路线前方设立站点。

一方面在站点分发一些应急食物,缓解难民们的燃眉之急,展现曙光基地的善意。

另一方面,借此机会招募一些符合基地发展需求的难民。

众人都明白,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一旦错过,可能就再难有如此大规模扩充基地人口的契机。

李文浩安稳地坐在装甲货车内,马库斯全神贯注地驾驶着车辆,朝着南面踏上归程。

这一路行来,连续数日,映入他们眼帘的皆是乌压压如潮水般的难民队伍。

这些难民拖家带口,神色疲惫而又满是惶恐。

其中一些人骑着变异兽,从他们的穿着和神态判断,或许是曾经某个据点的高层,但如今也不得不加入这逃难的洪流之中,可见局势之严峻。

在这漫长的逃难队伍中,李文浩看到了太多的苦难与绝望。

不时能看到面黄肌瘦的难民虚弱地倒在路边,他们因长期缺少食物和水源,身体已极度虚弱,生命如风中残烛,估计很难撑过今天。

李文浩心中满是无奈与悲悯,他深知自己虽有心救助,却实在无能为力。

毕竟他们一行仅有三人,若是贸然拿出大量食物,在这饥饿笼罩的人群中,难免会有人被求生的欲望冲昏头脑,借机闹事。

一旦引发混乱,他们很可能会瞬间被如饥似渴的难民淹没,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在返回曙光基地的第三天,当车辆行驶到一处路边的开阔地时,李文浩终于看到了曙光基地熟悉的身影。

只见那里稳稳停靠着两架巨大的米格26运输机,在阳光的照耀下,机身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不远处,一顶临时搭建的帐篷格外醒目,帐篷里面堆积着大量的食物和水,这些物资对于饱受饥饿和干渴折磨的难民来说,无疑是生命的希望。

帐篷旁边,是一队装备精良的基地护卫队,他们身姿挺拔,眼神警惕,时刻守护着现场的秩序与安全。

李文浩远远看去,发现雷恩正在帐篷里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几名手下忙碌地登记难民的信息。

每一位前来登记的难民,都要报上自己的名字、年龄,以及自身所具备的特长。

此次曙光基地针对难民的招募有着明确的策略。

首先优先招募那些有一技之长的难民,因为他们的专业技能能够为基地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而且还允许他们携带家属一同加入曙光基地,让这些难民能够安心为基地效力。

其次有家人的难民也是重点招募对象。

这类难民相对更加稳定,一旦在基地安顿下来,不会轻易搬走,是基地理想的居民群体,能够为基地营造稳定的生活氛围。

再有年轻的青壮年也是基地急需的力量。

他们充满活力与干劲,可以立马投身到基地的各项建设工作中,为基地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即便是年幼的小孩,曙光基地也没有忽视。

这些孩子是基地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将他们招募回去后,可以进行统一培养,让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曙光基地不可或缺的一员,为基地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