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父仇未报,何以称王?(1 / 2)

“天竺正处于四分五裂的混战时期?”

听杨安这样说,来护儿,杜如晦他们这才心情好了不少,来护儿也立即就对杨安笑眯眯道:“若是如此的话,这倒也确实是个良机。”

“只是安儿确定那地方,如今正处于混战吗?”

然而话刚说完,来护儿就又再次询问。

“对啊郎君,您确定吗?这可马虎不得。”

杜如晦与裴宣机,也狐疑看向杨安。

当然了,这也并非他们不相信杨安。

对于杨安所言,他们自然愿意相信。

但此事关系到大隋远征天竺的计划,这就让他们必须要慎之又慎了。

毕竟战阵之事无小事,稍有差池,那可就是数十上百万士卒的生死,他们可大意不得。

这也是杨安方才,说他也不是很熟的原因所在。

因为以他对如今印度半岛的了解,若是想服务于战争的话,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谁让决定一场战争的因素实在太多呢?

除了人口,经济,军事实力外,还得对气候,地理,乃至城池分布都了然于胸。

如此全方位的了解,莫说杨安了,只要不是专门研究古印度的老学者穿越过来,任何人也不敢说他所了解的东西,就能服务于战争。

杨安也一样。

不过纵然如此,这会听杜如晦他们这般问,杨安却还是颔首道:“确定,这个我非常确定。”

“天竺那边,之前应该是笈多王朝在统治,不过笈多王朝已经覆灭,分化成了多个小国。”

“至于现在,现在应该是两个小国联合成立的戒日王朝实力最强,但这戒日王朝,也就才建立一两年,还不足为虑......”

杨安很快就将他所了解的古印度情况,以及当下戒日王朝的大致信息,对来护儿他们说了遍。

说完后,杨安才又继续道:“按照天竺目前的局势,确实适合咱们远征。”

“但远征前,咱也须做好充分准备。”

“比如中途的粮草军械补给,以及天竺当地的详细地理信息这些,咱们都得准备妥当。”

“尤其是地理信息的探查,此事必须搞清楚,否则即便到了那边,咱们的进攻也会甚是棘手。”

杨安其实是想亲自带兵远征。

因为就眼下的条件,他带兵,明显比任何人都合适。

至少,他对天竺还是有所了解的。

可来护儿方才也说了,如今远征印度半岛之事,也只是有此计划而已,还未真正开始。

既然还没开始,他也就没必要在此事上浪费口舌,不然来护儿这些人,肯定又得着急。

“嗯,确实得做好充分准备。”

而杜如晦听杨安如此说,也这才嗯了声,然后沉吟道:“中途粮草兵器补给的话,林邑国其实就可以。”

“如今咱们已经攻占了那里,林邑国的百姓,与咱们中原的汉人也正在进行人口置换。”

“如此一来,林邑国作为远征天竺的补给战略要地,最适合不过了。”

“至于打探地理信息这事,家主曾经好像派了一位名叫玄奘的小和尚,与二郎府里的忠仆一同乘坐战舰,以取经之名前往天竺了。”

“此事他们或许可以办到。”

杜如晦只是想让杨安多了解些朝廷内幕而已,但杨安却愣住了,随后更是神色古怪问:“玄奘?克明你刚才说,我爹让人保护玄奘去天竺取经了?”

杨安这会都被这消息给惊到了,好家伙,历史上的玄奘可是偷偷跑去的。

但现在呢?

现在他的便宜老爹,居然主动将玄奘给派了过去?而且走的还是水路?

这让杨安都想回洛阳后,问问他老爹,你这样搞,以后吴承恩的《西游记》咋写啊?

唐僧乘坐战舰,带着火炮去取经了?

不过这也只是杨安的恶趣味罢了,杜如晦也并不清楚杨安心中所想。

所以听杨安如此问,他很快就颔首道:“对,家主早就安排人护送那小和尚过去了。”

“这样啊,那打探天竺地理信息之事,就交给他们吧。”

杨安颔首,然后才转移话题说:“行了,此事就先这样吧。”

“该说的,我都已经告诉你们了,你们一路赶来也辛苦了,就让裴宣机带你们去休息吧。”

“休息个一两日,再返回洛阳也不迟。”

“好,那我等就先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