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看着意气风发的赵佶,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过度的自信,是自负。
皇帝的权谋和手段,他早就见识过,不仅是杀人不眨眼,算计更是深沉。
目前,他是皇帝的内应,要帮着对付赵佶。万一,皇帝还有其他的内应呢?
皇帝的手段太多了。
尤其皇城司的人,早就渗透镇江府。甚至皇城司在镇江府有哪些人,赵构也不知道。
谁给父皇的自信呢?
赵构心中腹诽,心中却思考该怎么立功。
他也想进步啊!
赵构眼珠子转动,忽然道:“父皇,儿臣有一个想法。”
赵佶说道:“什么想法?”
赵构回答道:“范将军建议在长江南岸的渡口,以逸待劳攻打长途跋涉的伪帝军队。儿臣愿意亲自去前线,和范将军一起击败伪帝。”
赵佶赞许道:“我儿英勇,不愧是朕的儿子。伪帝侥幸击败金蛮,狂妄自负。这一回,定让他有来无回。”
翁彦国附和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陛下才是这天上的大日,伪帝必败。”
杨通道:“陛下必胜。”
范琼表态道:“臣率领两万精兵,在渡口南岸附近埋伏。当伪帝的军队抵达,没来得及防备,臣立刻进攻。有康王督阵,将士振奋,必然一战而定。”
范琼是从底层爬起来的军官,太懂得人情世故了。
康王是皇帝身边,目前唯一的儿子。
康王是拥护皇帝复辟的儿子。
翁彦国和杨通等人,也都支持康王,未来康王肯定是太子,是大宋的皇帝。
和康王搞好关系,他肯定能成为军中的大将,说不定有机会成为枢密副使,或者担任殿前司都指挥使。
赵佶赞许道:“范卿斗志昂扬,康王胆魄无双,你们都很好。朕在城内,等你们凯旋的消息。”
范琼抱拳道:“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赵构说道:“父皇放心,儿臣绝不会丢了您的风骨。”
赵佶捋着胡须点了点头,把军政大事都交给翁彦国和杨通,就起身去后院享乐。
似他这样信任臣子,重用臣子,放权给臣子的圣君,君臣齐心,必然能取得胜利。
范琼和赵构联袂往军营去。
范琼一边走一边道:“康王殿下,当伪帝的船队抵达,我会带兵冲杀,您不用去前线,在后方坐镇就行。战场上刀枪无眼,一旦伤到了您,那就不妙了。”
赵构鼓舞道:“父皇有范将军这样的忠臣良将,必然取胜。”
范琼心中欢喜,和赵构继续说话,拉近双方关系。
到了军营,范琼抽调两万步兵,直接往丹徒县北面的渡口去。
军中都是步兵,除了部分将领有战马,没有任何的骑兵,毕竟江南缺少战马。
范琼抽调的两万士兵,一部分是范琼的核心精锐。
其他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一些泼皮无赖,或者是落草被被招安的人,以及一些只会摇旗呐喊的老弱。
两万多精锐到了长江的南岸渡口,列阵驻扎。
范琼在阵前训话,承诺取得胜利回到丹徒县,每个士兵嘉奖十两银子。
立功的人,还会单独升官。
范琼在最后说,如有临阵脱逃的人,定斩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