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 / 2)

各朝代的古人都惊呆了,就连唐玄宗李隆基也被这个数字吓得不轻。

“三千六百万!朕有罪啊!”

李隆基突然开口,悲痛万分地说道。

他是真怕了!

大唐差点亡国了啊!

唐太宗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数据,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没站稳。

“李隆基这个小畜生!”

“你害死了大唐无数子民!”

李世民攥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敢保证,如果李隆基此刻站在他面前,他会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

千刀万剐,都算是便宜他了!

【759年底,杜甫携家眷入蜀,得友人严武资助,于成都浣花溪畔建造草堂,度过短暂安定生活。】

【在此期间,他写下《江畔独步寻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名篇,更体现了杜甫的济世情怀。】

【我们来欣赏其中最著名的几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好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我似乎闻到了花香味,还有蜜蜂和蝴蝶的味道!”

“看得出来,杜甫这个时候心情很好!”

……

看到这首诗后,观看天幕的古人们,似乎松了口气,纷纷开口称赞。

他们也不太想看到那些描写乱世的诗句,因为太心痛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竟是一首歌行体的诗!”

曹植看着天幕,露出意外的神色。

这种格式的诗在后世应该不常见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好诗!好诗!”

“杜甫诗圣的称谓,当之无愧!”

孔子看到这句诗后,大为惊艳,直接站了起来,连连称赞道。

他是真被这首诗惊到了!

何人能达到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境界?

最起码,他孔夫子做不到!

“好一个杜甫!”

“不愧是有着朕的血脉传承!”

唐太宗李世民看完这首诗,击掌而赞地说道,对杜甫的无私情怀很满意。

“心怀天下,诗中之圣!”

“杜甫实至名归啊!”

王勃盯着天幕,心中百感交集,心情复杂地说道。

他不得不服,杜甫的这份格局,大唐诗人无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