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柏开始跟蒋祥聊一些有的没的。
什么国外的月亮啊,海大的生活啊,创客社的人之类的。
甚至聊起了不同牛肉应该煮几秒,还有蒋祥家乡的美食等。
跟他说话很轻松,蒋祥逐渐也松弛了些。
锅里汤底咕嘟嘟煮着,他捞起刚下的毛肚,叹道:“还是国内的东西好吃。”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国?”卫柏问道。
“1月,”蒋祥笑,“转过年来1月就能毕业了。”
卫柏感叹:“真不容易啊。”
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能博士毕业。
好不容易毕业了,有留校任职的机会不要,一心想要做脑机接口事业。
所以霍静萱以前才会投蒋祥啊。
即使他毫无商业能力,几乎没怎么想过收入模式的问题。
一顿火锅吃得还算轻松。
卫柏跟蒋祥加上了微信。
“论文可以给我看一下吗?”
他原本想请蒋祥微信发他一份,但转念一想,这是还没发表的论文,也就是说,是具有保密性质的。
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别问人家要电子版了吧。
蒋祥一愣,把打印出来的论文递了出去。
原版是用英文写的,他回国之前,特地自已翻译了一遍。
当时,想的是给给霍静萱看,请她让专业人士评估这篇论文的价值。
刚刚,想的是给谢木蔓看,她是投资人,又是脑机接口组的,或许能看懂一点点。
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最终看他论文的,竟然是这位性格温和有礼,让人一见如故的学弟。
这篇论文是关于新型生物材料的,卫柏能看懂的部分并不多。
但他翻了翻,大体明白,新型生物材料在实验层面上已经实现了!
卫柏兴奋得心跳都加快了。
蒋师兄这次回国回得好啊!
要是等到这篇论文发表了,投资人恐怕要把灵犀的门槛踏破!
但,
蒋师兄难道不知道这篇论文的价值吗?为什么看上去很期待投资的样子?
卫柏不愿意跟以后的合作伙伴有隔阂,想着,他直接问出了自已的疑问。
“凭借这篇论文,应该不缺投资才对啊?”
蒋祥震惊地看他一眼,心里对这位才刚刚大一的学弟有些佩服,说话也更真诚了些:“一篇论文从送审到见刊,短则半年,长则甚至一年多的时间。”
“但做这个研究的不止我自已,现阶段,时间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别人先把技术推了出去。”
“我不能等。”
这次,他说话的时候完全朝向了卫柏:“现在,我拿着一篇还没发表的论文,去跟投资人说它肯定会上A类,甚至T类,谁会信?”
“就算他们信,评估投资又要很久。”
“于和光……他本来9月就应该拿到几个offer了,但他到现在连简历都还没写。”
“他跟了我那么多年,我出国了,他还在国内撑着灵犀。”
“经费没多点,工资更是一分都没有,有时候甚至得自已往里搭钱。”
“我不能再让他等了,”蒋祥苦笑,“我原本想着,这次如果拿不到钱,债我自已背,灵犀……就解散了吧。”
“那可不行,”卫柏放下论文,认真道,“灵犀可是我面试了两轮才加入的,不能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