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放在家里给田淑芬,另外一本给赵铮那个小学老师的妈妈。不过这应该算重婚吧?相关部门会允许吗?
贺兰开始还对自己的猜测表示怀疑,猛然想起现在才1999年,还没有电子档案和信息联网这回事,所有档案都是人工记录。只要肯花钱,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转念一想,如果易地而处,她是罗英民的话也不愿意把田淑芬登记在自己的户口本上。赵铮的母亲是有文化的小学老师,田淑芬却是扫盲班毕业的村妇,孰优孰劣一眼便知。
至于罗倩,按照一般的言情小说定律,她应该是不被期待的,或者干脆是田淑芬使用另类手段才怀上的,不被罗英民看重进而不想将她登记在自己名下也算情有可原。
不过这些都是她的猜测而已,谢益清明显不是很赞同,他说:“不太可能,从小到大罗钊罗倩读书报名都要用到户口本,如果是假的早就被发现了。”
贺兰当即用同情的眼光看向他,心说这个傻子,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钱,手握两本真的户口本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谢益清显然看懂了她的眼神,想了想问道:“你为什么一直纠结于户口本?”
“因为我和六姑一样,都怀疑……”贺兰觑了觑谢益清的脸色,小声说道:“赵铮是你爸的儿子。”
这样含蓄地说应该没问题吧?
谢益清将药汁倒在碗里晾凉,表情一如之前般平淡,说道:“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外甥似舅,很多人都说过赵铮像我爸。”
“再像还能比你和罗钊更像吗?”贺兰用汤匙搅弄药汁,意有所指道:“另外你不觉得你爸对赵铮好得有些过分吗?赵铮可是他的特别助理,罗钊都没有他的待遇。”
特别助理这个职位非常巧妙,干得好既能快速积累威望,又能掌控重要资源,同时不会过早引发其他人的警觉。
反观罗钊,只得到了一个区区几十人的方便面厂,后来嫌他干得不好又把厂子给卖了。
同时从罗英民安排赵铮出席分厂开业庆典也能看出他对赵铮是寄予了厚望的,否则他不会将高调曝光的机会留给赵铮。
罗英民还为赵铮安排了历练的机会,让他登门道歉主动与贺兰接触就是其中一项。试想一下假如汝辉真的和龙盛重归于好,那么对赵铮来说就是功劳一件,日后赵铮与业务拓展部门的负责人接洽更加有话语权,也向集团内部展现了他的实力。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点,罗英民这样做虽然有利于赵铮,但明显将罗钊置于劣势方。瞧吧,客户是因为罗钊丢的,却是赵铮争取回来的,谁见了都得夸赞罗英民一句“铁面无私”。
现在的局面就是这样,亲儿子一分钱不给还被发配边疆搞什么劳什子的房地产,外甥却被日日带在身边出席高层重要会议,学习各种管理方法。
“抛去身份只看事实,假如你是陌生人,你觉得赵铮和罗钊谁更像罗董的亲儿子?”
谢益清既觉得贺兰的推论十分荒谬,细想之下又觉得她说的有几分道理,所以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站在夕阳下沉默。
不过很快,让他无法再继续沉默的事情便发生了。罗英民借口罗老太太过寿,要求谢益清回家吃“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