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爷,该起了,今儿个要去视察西庄的春耕情况。\"
李天宝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叶明揉了揉眼睛,窗外天才蒙蒙亮。自从开始在父母封地推广新农耕法,他已经连续半个月天不亮就起床了。
\"福伯已经把马车备好了,还让人准备了热粥和包子,说少爷路上吃。\"李天宝手脚麻利地递上热毛巾。
叶明擦了把脸,总算清醒了些。自从清雪当上掌柜以后,李天宝就接替了清雪,成了他贴身伺候的小厮。
\"天宝,昨天让你统计的新农具使用情况怎么样了?\"叶明一边穿靴子一边问。
\"回少爷,已经统计好了。\"李天宝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老爷封地八成农户已经开始使用曲辕犁,公主封地那边也有六成。就是堆肥的法子,老农们接受得慢些。\"
叶明点点头,这个进度比他预想的要快。看来减免租子的政策确实有效。他三口两口喝完粥,大步走向门外。
管家福伯已经在马车旁等候,见叶明出来,恭敬地行礼:\"少爷,老奴已经派人先去西庄通知了,庄头说有几个老农对新犁还有些疑问,等着少爷去解答。\"
\"辛苦福伯了。\"叶明拍拍老管家的肩膀。福伯在国公府当了三十年管家,是看着叶明长大的,办事极为稳妥。
马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叶明透过车窗看到田间已有不少农夫在忙碌。令他欣慰的是,大多数人用的都是他推广的曲辕犁,偶尔还能看到几架耧车在播种。
\"少爷您看,那边田里的麦苗长得比别处都高。\"李天宝突然指着远处一片田地说道。
叶明顺着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片明显更加青翠茂盛的麦田。他让马车停下,亲自走到田边查看。
\"这位公子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警惕地走过来。
\"老伯,这是我们家三少爷,国公府的少爷。\"李天宝连忙介绍。
老农一听,立刻就要下跪行礼,被叶明一把扶住:\"老伯不必多礼。我看您这麦子长得特别好,是用了我推广的新法子吗?\"
\"回少爷的话,正是用了您教的堆肥法子和那什么...轮作制。\"老农脸上露出笑容,\"老汉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肥的苗。就是...\"
\"就是什么?\"叶明敏锐地察觉到老农的犹豫。
\"就是村里有人说这是邪门歪道,长得好是因为吸了地气,来年这地就废了。\"老农压低声音,\"老汉是不信的,可架不住有人嚼舌根啊。\"
叶明眉头一皱,这谣言怎么又起来了?上次太子亲自站台后,明明已经平息了。
\"老伯放心,这绝对是正经营生。您看这麦苗壮实,是因为肥料足,根系发达。\"叶明蹲下身,扒开麦苗根部的土壤给老农看,\"您摸摸这土,是不是比别处松软湿润?\"
老农半信半疑地摸了摸,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还真是!少爷说得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