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顾老夫人离开后便有人按耐不住了。
那妇人穿的珠光宝气,待顾老夫人离开后便开始挑挑拣拣,“顾夫人,不是我说你,顾府招待贵客哪能用这些不入流的茶叶?如此这般倒是显得这诺大的侯府仿佛破落户一般,果然娶妻娶贤,若是这妻子不称职没得败坏侯府的门风。”
那妇人一开口说话常雅便觉得不好,想要对宴若说些什么,然宴若一直看着那妇人自己始终未曾找到机会,只能小幅度晃了晃宴若的衣袖,“这位夫人是郑韦氏。”。
听到姓氏之后宴若便反应过来这个挑刺找茬之人,正是郑家的儿媳妇,郑芷的嫂嫂。
“那郑嫂嫂不如说说我府中的茶有何缺点,我经验少比不得郑嫂嫂懂得多,还请嫂嫂指点一二才好。”
宴若的话还未说完,身旁已经传来了低低的吃笑声,这京中谁人不知韦氏父亲为武将,最不爱的便是品茶和书画,任何好茶到了韦氏父亲那里都时牛嚼牡丹,这韦氏婚前没喝过几口好茶,学的那些茶道的东西也只是个空架子,没有丝毫实用之处。韦氏嫁到郑家之后自己的夫君也不是什么高阶雅士自然不会同韦氏说些什么茶道。
所以韦氏这么些年来品茶都是自己学来的旁门左道,最开始还有人真以为韦氏有什么真才实学,然慢慢地都发现韦氏不过是皮毛功夫之后便没有人在向她开口请教茶艺方面的事情。
如今韦氏又在宴会上想要用茶来怼宴若,自然也会有看不下去之人。
“我倒是不知韦氏你何时学会品茶了?”宴若正在被常雅小声提醒这位是谁时,旁边已经有另一位夫人开口说道。
“那韦氏你不就来说说今日的茶是什么茶可好?在座的各位都知道韦氏于茶艺之道十分精通,不如来说一说可好?”
韦氏听到这话反而丝毫不见慌乱,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茶叶想必是太平猴魁,只不过煮茶的时候似乎出了错,丝毫没有太平猴魁应有的香气。”
“郑嫂嫂觉得这是太平猴魁?正是不巧呢,这次用来待客的茶叶是侯爷专门采买过来的黄山毛峰。我对茶艺之道通的粗略,不如郑嫂嫂研究之深,只是侯爷最近爱饮黄山毛峰,所以才专门拿了黄山毛峰来待客,不曾想嫂嫂却更加偏爱太平猴魁。下次嫂嫂来做客时,府中一定备上上好的太平猴魁,让嫂嫂品上一品。”
宴若说完并没有看向韦氏,反而向着大家盈盈一拜,“妹妹见识短浅还请在座各位夫人们不要介意。”
“你我本就是府中妇人,又不是什么文人雅士专门用来赏花品茶的,我们只是姐妹们聚在一起说说话,解解乏即可,无需过多讲究的。”说此话的夫人乃是城中郭家的大儿媳,在一众妇人之中十分有地位,她如此这般众人自然是亲亲热热地聊了起来,无人再去理会面色尴尬的韦氏。
“夫人,长公主到了。”
宴若听到禀告立即站起来亲自去门外迎接长公主,然而长公主的速度比宴若想的要快上许多,宴若不过是刚刚走出花厅,长公主已经被下人们带着走了过来。
长公主自婚后嫁到柳州,已经有许多年未曾出现在京城世家的宴会中了,有些妇人一直在悄悄大量着长公主,看到宴若同长公主交好又忍不住有些羡慕,不过即便是心中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闭口不言,亲亲热热地说着话。
宴若虽在法护寺中就已经邀请过长公主,可是今日长公主来访她依旧感到十分惊讶,她原以为长公主昨日自请合理之后今日一定会进宫看望皇后娘娘,想来是不会出现的,不曾想长公主还是到了,并且看起来精神状态不错,想来孙家给她的打击并不大。
这般想着宴若又有些羡慕的看向长公主,她自小便是一个受不了打击的人,所以十分羡慕长公主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
“我今日是来专门感谢你的,若不是我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想清楚。”长公主拍着宴若的手轻声说道。若不是她拿到生子丸之后的那一刻不真实的感觉,她自己想必并不会如此之快的清醒过来同孙家和离,虽然宴若当时并没有说什么话,可是在长公主的心中宴若仍旧是点醒她的那个人。
或许是因为长公主的出现,自此之后的宴会上都是一片祥和的状态,再也没有人特意找茬或者出什么事故,今日的宴会算是圆满结束,让宴若同这些世家夫人们相识。
一向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之后的日子系统一直都不曾发过什么任务,宴若自己也乐得轻松,全力准备新年的事情,时间一晃便到了年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