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2)

——闻绍洋早已得知现在雪魔堂的主事者是沐离,不然他也不会放心地放自己的爱人回谷。

听说传说中的男色饿鬼——襄王在此,岳青泠先是一惊,小心地跪拜行礼之后,却发现襄王根本心不在焉,其他人对他也毫无半点恭敬。

于是,他迅速爬起来,偷偷凑到沐离身边,问这是怎么一回事。沐离对他神秘一笑,说“襄王是咱哥们儿,不必多礼”,之后便无更多解释,反而使他心中疑问更深了。

但是这些疑问此时都不便细究。岳青泠这次前来,还带来了司空仲平的一封信,这封信里,表达的却又是浩气盟盟主谢渊的意思——

——浩气盟有意与恶人谷暂停干戈,共同对付南诏叛乱。

王遗风那儿自然已经有谢渊的亲笔信送去,司空仲平写信给目前恶人谷的主事者,却是希望在接下去的日子里,能暂停在昆仑的流血牺牲。

但是,除了这么一封明面上的信件外,岳青泠还隐晦地表示有不便他人观看的密信。见沐离无意屏退左右,他耸耸肩,也无所谓地拿出第二封密信。

这信里写的,却是浩气盟成立的真相。

说起浩气盟,不得不先说恶人谷,因为,恶人谷的出现远在浩气盟之前。

恶人谷是谁建立的已经无从得知了,起初只是为了收容一些在逃的刑犯,或者是被仇家追杀的无路可逃者。但是渐渐地,随着收容的恶人愈来愈多,恶人谷的势力一发而不可收拾,已经成为江湖上最大的一股邪恶力量,他们并不需要什么一统江湖的虚幻目的,他们追求的只是自由自在、为所欲为。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八大门派围攻恶人谷,分别是少林、纯阳、天策、七秀、藏剑、神策、长歌门、霸刀。怎奈恶人谷里的恶人们个个武艺高强,而恶人谷本是易守难攻之地,各门派没有统一的指挥,被恶人谷众恶人打得溃不成军。这件事后来被称为“开元惨变”。

此役过后,武林正道元气大伤。明教后来大举扩张之时,中原武林竟是无人能挡,原由大半便是为此。明教大举入侵,中原武林其他门派无力阻挡,只有没有参加过围攻恶人谷的唐门和刚刚发展起来的丐帮出面,这才发生了“枫华谷之役”。

好,问题来了——

当初八大门派为什么要围攻恶人谷?既然恶人谷没有争雄江湖的野心,他们也就是一群自由自在的散人,可对他们的发起总攻,反而迫使他们拧成了一股绳。而八大门派在自己的利益没有受到恶人谷威胁的情况下,跑那么老远去讨伐恶人谷,竟然还作出没有指挥这种蠢事,把自己打得元气大伤,是为了什么?

然后,明教与唐门,还有当时未成年的丐帮在枫华谷的火拼又使这三个门派实力受损。

但是明教实力强大,挺过来了——不过没关系,后面还有“大光明寺之变”在等着他们。

在开元惨变中好不容易缓过劲来的天策又和明教干了一场,两者全都受了重创,后者从此退出中原,寻求喘息。

——OK,中原各大武林门派全都被削了一遍,最后真正获利的人是谁?

是朝廷。

朝廷一直都与江湖有着若有若无的关系。

无论是当初送上《大统论典》的吕洞宾,成为两位公主之师的公孙盈和公孙幽,还是遁入空门的玄正,和遁入道门的上官博玉,抑或是和温王李重茂关系密切的谢云流——

——朝廷一直都知道,朝堂之外有江湖,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但是,这些江湖豪侠们全都有个共同特点:不肯入朝为皇帝所用。

历史证明,绝大多数皇帝都是小心眼儿。对于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他们更倾向于“喀嚓”。

但是江湖这么大,那些侠士们分布的那么散,更重要的是,朝廷自己也没有能力去把他们一网打尽,于是,挑唆他们自相残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天策与神策是自家的,自然不必说;

少林、纯阳、七秀、藏剑、长歌门和霸刀是比较好拿捏的,就先安排他们去和恶人谷碰个头破血流;

唐门地处巴蜀之地,素来不服管教,好在有明教这个傻乎乎的外来户闯入中原,而门主唐傲天又比较机灵,于是就在枫华谷和明教打了一架,自损了若干实力,又苦心孤诣地将自己的腿摔残,才让自己从朝廷的黑名单上被划去,不然,说不定会有个什么“唐家堡之变”。

——当然,他们顺便还机智地拉上了当时还未成年的小伙伴丐帮,使丐帮的发展壮大起码推迟了十年,算是为自己铲除了未来可能的敌人。

然而明教这个外来户的生命力之强实在超出了朝廷的想象,而且他们也实在太嚣张太不懂规矩了,于是只有这个门派是被皇帝下了明令正式讨伐的。

——只不过,你们注意了没,用的是天策而不是神策。

因此,在赶跑明教的同时,天策的力量再一次被消耗,由开国皇帝李世民亲自建立的天策府被渐渐削弱,而原本是戍边部队的神策却被一次次的保护提拔,终于可以和天策分庭抗礼。

想想杨贵妃和杨国忠,皇帝偏向谁再明显不过了。

但是还有一股江湖势力□□地矗立着,那就是恶人谷。恶人谷经历了开元惨变后,不但没有被削弱多少,反而更加凝炼团结了。这可不是朝廷想要看到的。

于是,浩气盟诞生了。

在决定谁当盟主这一点上,谢渊的胜出有点耐人寻味。

当时众人一致看好的是张桎辕。

张轾辕是什么人?十五岁时就能与吕洞宾平辈论交的牛人,文可称一代鸿儒,武可称一代宗师,无论身份,地位,才学,声望,都是超然的。

而谢渊呢?天策府一个小小参将,出身农家,连书都没读过的半文盲,给人印象除了武艺还不错外,就没有其他了。

传说正当众门派争论谁当这浩气盟主时,本应避嫌的谢渊却独闯议事厅,当着各大派掌门的面前慷慨陈词,历数此战失利之弊以及破袭恶人谷之法。谢渊言毕,举座叹服,张桎辕更主动推举谢渊,因此谢渊便当选浩气盟盟主,张桎辕为副盟主。

打住。

谢渊这个连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人何时有了这么好的口才不得而知,但是当时他的手里捏着朱剑秋给的小抄倒是真的……众掌门会叹服不是因为谢渊王八之气附体,而是大家都知道,在浩气盟的成立这件事上,背后站着朝廷。

因为浩气盟表面上毕竟是一个江湖组织,当然不可能找一个朝廷大官来当盟主。于是朝廷选择了天策,而天策选择了谢渊。

如此而已。

浩气盟和恶人谷的对立将江湖势力的发展控制在朝廷允许的范围内,一但超出了了这个范围,就会被投入无尽的阵营之争中消耗掉。

而各江湖门派要向朝廷证明他们没有谋反之心,只要不伤及根基,对这种有意的打压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制衡之术,这天下谁能玩得过皇帝呢?

如果有,那也只能是无所不能的——时间。

唐玄宗日益沉迷于声色犬马,对自己当初定下的阵营之争早已忘得差不多了。

而谢渊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一直都在致力于发掘和贿赂朝廷监视阵营的眼线,当他终于确定皇帝已经对阵营不闻不问时,他终于下定决心与王遗风暗中修好。

当然,阵营的形式必须保存。两大阵营打了这么久,早已积下血海深仇,不是他们两人说不打了就能不打了的。

此外,为了不让依然存在的朝廷眼线起疑,昆仑和南屏两地的恶人与浩气还是要不时地发生点摩擦,但是阵营之间的冲突却可以用更加温和的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

沐离看到这儿可乐了:这不是打攻防的节奏么?

李潢听说有攻防打,立刻就把已经收拾好的行李一撂,坚决要打了攻防再走。一入侯门深似海,谁知道回了长安之后,下次来昆仑是什么时候。

蓝花花放出了蜈蚣,举起一百只脚赞成。

想想前世打攻防的盛况,现在有真人版可打……连沐离和叶轻侯都有点心动。

于是,由岳青泠做为联系人,双方约定在大年初五,在昆仑冰湖一带进行一次200VS200的小攻防,胜者将获得冰湖的优先捕鱼权。

对于这个决定,反对者竟比想像中的要少。毕竟在真正的生死面前,不珍惜自己生命的到底是少数。能够少流点血,是符合所有人利益的。

为了饭碗里的鱼,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三万大军来恶人谷口转了一圈后,带着一肚子寒风和咒骂走了。留下来的只有裴安行和李潢的护卫队一共不到三十人。

听说李潢竟然要初五之后才肯动身,裴总管的胃溃疡又发作了……

最后还是众人劝说,从昆仑到长安,快马加鞭七天就可以到了,他才稍稍安定一点,转身就去准备快马,削减行李,力求初五之后能够立刻轻装简行。

初五那天,万人空巷。

冰湖之畔,穿着恶人谷和浩气盟服饰的两队人隔湖相望。

而冰湖四周的高地上则是挤满了围观群众,双方互相谩骂,气氛十分热烈,充满了世界杯决赛一般的紧张兴奋和春晚一般的普天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