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武曲大试(一)(2 / 2)

隋唐鼎革 冥九曲 4331 字 2020-02-22

最近几年的武曲殿大考,并没有出众的人才。

加上李靖云游、杜楚客浪荡,疏于管理,武曲殿所募之人,质量下降明显。

韦韬世心知肚明,虽然阚棱监理武曲殿,但也只是个荣誉称号,实则他才懒得去管呢!

有功夫不是找人比武,就是拉着王雄诞喝酒。落得个悠哉悠哉。

每年的殿试都是韦韬世亲自考校,近些年,他却不甚满意。

这些人充其量,武可统御百人,文能治理一县,都是些普通的人才。

这一年殿试,韦韬世开出了优厚的奖励。

应试成功者,文可进入平驱王府任职,武可拜为行军司马,无论文武皆可跟随韦韬世征伐杜先。

文曲、武曲两殿的应募之人,只要过了锋芒初试,便可获得“郎”的称谓,也就是文曲郎跟武曲郎。

跟议郎的郎区别在于并不是官职,只是作为韦韬世门下的一个尊称。要知道,进了天节府,便是平驱王韦韬世的门生弟子了。

两殿儿郎都很兴奋,期待着与韦韬世会晤,一时间议论纷纷。

“今年正逢战事,可谓吾辈大展拳脚之时。”一个武曲郎对另一个说道。

“对啊,当年我爹可是绛州营的屯将,曾经为平驱王挡过箭,这是何等的造化!他临终遗言便是让我来武曲殿,务必要为平驱王继续效力。”

说话的武曲郎,名叫韦元庆,是地道的绛州人。

他爹就属于韦韬世的嫡系部队,本无姓,因挡箭之功,故赐姓韦,归裴行俨统率,是他的部下老卒。

因为仰慕裴行俨,所以便给儿子取名“元庆”,正是裴行俨的乳名。

在武曲殿,绛州人好像有着天生的优越感。正是这种优越感让他们屡屡遭受排挤。

武曲前三甲分别是李世民第十一子江王李嚣、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以及初出茅庐的韦元庆。

除去大多数人排斥李嚣皇子身份之外,这个绛州人与突厥人势如水火,相互较劲。

加之韦韬世要征杜先,而杜先又勾结突厥。别说文、武曲两殿,几乎整个大唐军中都在排斥阿史那忠。

虽然他已经被赐“史”姓,又娶了定襄郡主李似玉。可谁让他突厥人呢?

锋芒初试的头三甲竟然有个突厥人,大伙儿更是阵阵惋惜,所以局面一边倒,几乎全数的武曲郎对韦元庆是马首是瞻。

这伯甲的头衔,落在了阿史那忠的头上;仲甲乃为江王李嚣;叔甲才是韦元庆。

相比武曲殿,文曲殿就显得人才凋敝,到现在检校官都未选出三甲。

殿试如期而至,大校场点将台之上,韦韬世特地披坚执锐,一副英姿飒爽的武将打扮,毕竟是去武曲殿试,穿着打扮也要应景。

此时,他韦韬世便是天节府的上将军,平驱王的爵位自然要往后放。

阚棱随后肃立,威严魁梧,手持天节府镇军之器天龙破城戟。

杜楚客、王雄诞一文一武,分列左右两厢。一百岚城卫分散四周,严密警戒。

喜欢隋唐鼎革请大家收藏:隋唐鼎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