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秘境餐厅(1 / 2)

国潮1980 镶黄旗 2312 字 17小时前

下午四点钟左右,宁卫民离开家,让司机开车带自己朝着东京北区赤羽驶去。

这个区地理位置偏远,位于东京北部,和宁卫民居住的大田区田园调布属于一南一北,属实让人觉得不太方便。

不过为了给高桥社长几分面子,既然他和对方约在了这个区域,宁卫民也就没做计较,无非是多坐一会儿车罢了。

东京北区有许多山脉和自然保护区,其中最著名的是奥武蔵国立公园。

该公园覆盖了约四百五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包含着许多壮丽的景点,如高尾山、石灰岩峰群、三峰山等。

这里的森林茂密、山水清澈,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是许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理想场所。

而宁卫民今天的目的地,和对方约定的具体见面地址,就是高尾山上的秘境餐厅——鸟山。

这家餐厅因为设立在风景区的半山腰处,所以在京王线高尾山口车站出口设有接驳车。

每小时就有三班接驳车接送,仅十分钟就能抵达,不管是在去爬山前先来享用美食,或是下山后再去用餐都很方便。

宁卫民坐车来到这里的时候,天色已经开始变黑了,游客也变少了,而且都是下山的。

仅从这一点,他就预计到了今天自己要去的这家餐厅一定是高档非凡,而且肯定有特别之处。

因为旅游景区的生意有旅游景区的特点。

此地原本就地处偏僻,不但输送物资比较麻烦,还得靠接驳车来运送游客。

白天人来,晚上人走,即便是午餐是不缺客人的,可晚上就未必了。

如果没有独特之处,那肯定是要赔本的。

在地开店的人又不可能是傻瓜,谁会辛辛苦苦只为了赔本赚吆喝呢?

如此一来,经营模式也就呼之欲出了。

那必定是既有风味,收费又昂贵的地方,绝对是只有权贵才能消费得起的地方。

果不其然,当汽车沿着斜坡上的山路走进属于餐厅的专属车道后,没多久,宁卫民就看到了这个餐厅的真容。

虽然此地的灯光算不得璀璨,餐厅外围只能被有限的光源微微照亮,但哪怕遥遥远望,也可以看出这是一处由至少几十处合掌屋所构成的原生态建筑群落,分布在半山腰,宁卫民预计此处的面积大约占地六千坪左右。

所谓合掌屋,那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民居。

木造建筑,不用一根钉子,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形,就如同双手合十一般,因此称为“合掌屋”。

这种房子颇有历史的风趣,日本最出名的就是白山乡的合掌屋村落。

想当初,宁卫民和松本庆子刚恋爱的时候,就曾经专门去冬天的时候到白山乡去见识过,还在那里住宿过一宿。

万万没想到,今天居然在东京附近又见到了。

这实在是让宁卫民又惊讶,又惊喜,又亲切,想起了不少的甜蜜往事。

而且这还不算,高尾山的植被还相当的茂盛,从山脚到半山腰都是高高的树林,一大半都是枫树。

沿着山路开车过来,简直就如同走在一个被各种天然植物包围的绿色通道,随四季可以欣赏到截然不同的景致。

难怪这个餐厅被人们称为“秘境餐厅”。

宁卫民眼见为实,不得不感叹,还真有曲径通幽的妙处。

只是要说是餐厅实在是有点不够客观,说乡间别墅都局限了。

实际上以这里规模和条件,应该被称之为一处私家园林才是。

那是又大,又美。

坦白说,宁卫民还真有点羡慕这里的主人,居然能有福气拥有这么一座优质的资产。

平日里既能用来赚钱,等有闲空的时候还能来休憩,更可以留给子女,保后代生活无虞。

唯一的缺陷就是地处东京的郊区,地段上算不得真正的寸土寸金之地。

否则的话,这资产的含金量都快赶上康术德的马家花园了,哪怕和天皇的皇居相提并论也不是不行。

这要是他的产业该多好啊。

只可惜,再喜欢他也只能想想罢了。

因为像这样占尽了地理资源优势的土地,多半是属于世代相传,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

主人多半是日本望门世家,想来就是出再多的钱也不可能轻易售出的。

很快,宁卫民的汽车开到了“鸟山”的大门口,一个身穿类似于仪仗队的蓝色制服的看门人跑了过来,旋即打开了车门。

然而没等宁卫民下车,这个看门人就低头躬身,先给宁卫民吃了一个下马威。

“客人,请出示您的会员卡,我才好为您安排车位……”

宁卫民立刻懂得了这恭敬态度后面所隐藏的居高临下的态度。

这个餐厅应该就是东京顶级的会员制俱乐部了,审核极严。

不同于打开门迎八方客的坛宫饭庄,这里的客人如果没点身份就算有钱也不让进。

而在日本,通常要想成为此类俱乐部的会员除了需要有介绍人和担保人外,还需要交纳不菲的会费,以及庞大的押金。

像如今的“赤霞”,客人每个月还得交十五万円呢,这仅是得到会员资格,开销另算。

以这个餐厅的规制来看,怕会员费起码也得百万円起步。

如此看来,今天把自己请到这里见面的人,好像是个自命不凡很喜欢装逼的人嘛。

否则的话在市区里随便找个饭店不就把事情谈了,何必来这一手?

于是不等对方说完,宁卫民就主动打断了看门人的话,微笑着说,“我不是这里的会员,不过,我是应邀前来的,是大和观光的高桥社长希望我在今天的傍晚到这里和一位神秘的客人见面。我想他们应该早有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