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世家较劲 无奈妥协(2 / 2)

议事厅内,刘表满脸忧虑地看向主动请缨的伊籍,眉头紧锁,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与担忧:“伊籍,此次前往孙策阵营谈判,事关重大,你可有把握?究竟打算如何应对?”

伊籍上前一步,身姿挺拔,神色自信从容,有条不紊地说道:“主公放心。此番前去,我会先对孙策表达敬重,肯定他在江东的实力与威望,以此缓和气氛。谈及黄祖将军和蒯良先生,我会晓之以理,强调荆州与江东和平共处的益处,避免战事对双方百姓的伤害。接着动之以情,说明黄祖和蒯良对荆州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平日对百姓的功绩,唤起孙策的恻隐之心。最后再许以重利,比如献上粮草千担、良驹百匹,满足他扩充实力的需求。”

刘表听着伊籍的对答,神色渐渐舒缓,不住点头,但仍不放心地叮嘱道:“不管用什么办法,务必要保证黄祖与蒯良安全归来,他们二人对我荆州极为重要,你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伊籍单膝跪地,郑重领命:“主公嘱托,伊籍铭记于心,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所望。”说罢,他起身,带着坚定的信念与使命,大步迈出议事厅,踏上前往豫章郡的谈判之路。

在荆州内部,世家大族的态度如巨石横亘,让刘表倍感掣肘。黄家和蒯家频繁施压,言辞间满是对黄祖和蒯良的维护,甚至隐隐有威胁之意,若刘表对二人处罚过重,他们便会在荆州事务上暗中作梗。与此同时,宛城战事仍胶着难解,胜负未分,荆州的兵力与精力大量被牵扯在那里,根本无力再开辟与孙策的新战场。

权衡利弊之下,刘表只能无奈下令,将荆州大军陈兵边境。一方面,他寄希望于通过军事威慑,让孙策有所忌惮,不敢轻易进犯荆州;另一方面,也能在黄祖和蒯良归来时,提供及时的支援与保护。

对于黄祖和蒯良,刘表即便心中恼怒万分,也不敢轻易处罚。每次想到二人兵败被俘,致使豫章局势逆转,刘表就气得咬牙切齿,但他明白,在这敏感时刻,一旦处置稍有不当,便可能引发荆州内部的动荡,世家大族或许会借机发难,离心离德,甚至与孙策暗中勾结也未可知。所以,他只能强压怒火,按捺住心中的不满,等待着伊籍的谈判结果,祈祷着事情能出现转机,让荆州平安度过这次危机。

伊籍领命后,怀揣着使命,快马加鞭赶赴豫章郡。彼时,孙策已然占据整个豫章郡,威风凛凛地坐在郡城的府衙之中。豫章北部的守将们因黄祖和蒯良被俘,一时群龙无首,军心浮动。

伊籍抵达后,稍作休整,便求见孙策。他被引入大堂,只见孙策高坐主位,身旁将士林立,气势不凡。伊籍镇定自若,拱手行礼:“久闻孙将军英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孙策打量着伊籍,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戏谑:“刘表派你来,所为何事?莫不是想劝我放回黄祖和蒯良?”伊籍微微一笑,不卑不亢道:“将军聪慧。我主刘表深知将军英勇过人,此次豫章之事,实乃误会。黄祖将军与蒯良先生一心为荆襄百姓,并无冒犯将军之意。如今他们被擒,我主心急如焚。”

孙策冷笑一声:“心急如焚?刘表此前派兵攻打豫章,可曾想过今日?想让我放人,哪有这般容易。”伊籍神色不改,接着说道:“将军,荆州与江东本可和平共处,共同抵御外敌。如今为了黄祖和蒯良,双方若大动干戈,不但生灵涂炭,还可能让其他势力有机可乘。我主愿以粮草千担、良驹百匹,作为交换,还望将军成全。”

孙策听后,心中暗自思忖,他虽占领豫章,但根基未稳,若此时与荆州开战,确实可能陷入困境。况且粮草和良驹正是他所急需。沉默片刻,孙策开口道:“粮草和良驹,我可收下。但黄祖和蒯良乃我手下败将,就这么放了,岂不有损我威名?”

伊籍早有准备,连忙说道:“将军放心,我主定会昭告天下,此次黄祖和蒯良被俘,乃将军谋略过人,实非他们无能。如此一来,将军威名不但无损,反而更能彰显将军大度。”

孙策闻言,哈哈大笑:“好,伊籍,你果然能言善辩。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便放了黄祖和蒯良。但你回去告诉刘表,若再敢进犯我江东之地,休怪我不客气!”伊籍大喜,再次拱手:“多谢将军,我定将将军之意如实转达。”

就这样,伊籍凭借出色的口才与应变能力,成功说服孙策,顺利带回黄祖和蒯良。荆州众人听闻,皆松了一口气,伊籍也因此立下大功,在荆州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