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边地移民政策(上)(1 / 2)

平均下来,每亩土地的产量大约只有一点五石到两石左右。

虽然没有那些熟地的产量高。

但起码做到了收支平衡。

不会亏损。

而能在短短两年就能让刚开垦的土地不会亏损。

也是因为李渊拿出了沤肥技术。

李渊当然知道一些粪便可以用来沤肥,从而提高土地的肥力,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即便如此,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改进了。

原本,要想将一亩土地的肥力提升到可以产出足够粮食的程度,至少需要开荒四五年的时间。

然而,有了沤肥技术之后,这个时间被大大缩短了。

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土地就能够产出超过成本的粮食,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持,李渊才敢于大规模地进行开荒。

否则,如果按照原有的开荒进度,四五年的耕种下来,成本很可能依旧大于收获,那么这次开荒行动就只能以失败告终了。

所以说,开荒其实就像是一场赌博。

在开荒的前四五年里,亏本是大概率事件,而这种亏本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绝对无法承受的。

李渊迁移千户所形成军户,那些千户所的百姓也是十分高兴的。

原因无他,现在千户所的百姓并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他们只是在为李渊开垦土地而已。

但他们所收获的七成作物都必须上缴。

这种剥削程度甚至比一些世家豪强还要严重。

然而,对于这些原本就是流民的人们来说,这至少保证了他们的温饱。

他们也明白自已的处境,能有一口饭吃已经是一种幸运,所以不敢奢求更多。

然而,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

李渊给予了他们一个难得的机会——成为军户。

一旦成为军户,他们所开垦出来的土地将完全归自已所有,而且每人限制一百亩。

以军功增加土地。

这意味着他们终于能够拥有属于自已名下的土地,不再为他人劳作。

与之前相比,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谁还会愿意继续给别人种地呢?

虽然成为军户意味着要与胡人直接对峙,但有了土地作为后盾,百姓们不再惧怕胡人。

土地给予了他们生活的保障和尊严,使他们有勇气面对敌人。

这也正是李渊敢于占据边地的底气所在。

有恒产者有恒心。

历史已经证明,军户制度确实能够让朝廷牢牢地掌控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