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电传操纵(2 / 2)

“嗯……”提出疑问的同志陷入了沉思,好像是这么回事,运输机这东西对敏捷、延迟这些好像是没啥需求。

“我们先不管刚才提到的问题,那在电传操纵带来的好处里,算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种,毕竟有一定的可替代性。我们来看看别的好处。”高振东笑道。

同志们暂时先放下这个事情,高总工说得有道理,只要其他好处足够大,那哪怕延迟这些指标都差不多,那也是值得搞替代的。

大家看着高振东在黑板上笔走龙蛇。

“第一个,就是重量,众所周知,电缆的重量比起钢缆、连杆这些东西来,可要轻得多。虽然我们可能需要布置很多电缆,但是总体下来,这一套东西还是比液压的要轻。液压如果要保证可靠性的话,代价非常大,多套独立的液压操纵连接,这个代价可是很大的。”

说到这里,高振东还开了个玩笑:“而且,我们都知道,电是没重量的。”从宏观角度说,这话一点问题都没有。

大家笑了起来,纷纷点头。光凭重量优势一项,就足够让人动心,至于说拉线操纵方式,在飞机速度、重量越来越大的今天,好像也就能在小型飞机上用一用。

“第二个,就是结构便利性,我们都知道,电线是可以拐弯的,电也可以。相比对安装的位置、结构都有严格要求,其他系统必须对其做出妥协的刚性连接和拉线连接,在这方面电传操纵的优势大得无以复加,它可以见缝插针!”

别说刚性连接了,就连拉线这种名义上是软钢缆、但是实际上依然对传输路径的布置依然有要求的方式,也没法和电传操纵相比。

这个倒是好说,高振东一说,大家就明白。

对于搞飞机结构的同志来说,刚性连接路径这种东西,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足够了——“如鲠在喉”。

“对,这种对空间和路径有硬性要求的东西,越少越好。”

“这样一来,在结构件上的开孔数量、位置、大小都很容易调整,对飞机机体设计非常有好处。”

“嗯,能降低材料要求,减小加工难度,从制造上来说,也是能节省成本的,而且不需要为了这套系统做出其他妥协。”

“不止是制造啊,还有维护!设计得当的话,换电线比换刚性连接件可要简单多了。”

“……”

看见同志们一兴奋越说越来劲,把话题引到了九霄云外,防工委总工笑着敲了敲桌子:“同志们,先不急着讨论,我们听振东同志说完嘛。”

大家停下了讨论,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嗨,一看见好东西就把什么都忘记了。

高振东也不以为意,有吸引力,才说明这个技术的优势巨大嘛。

“第三嘛,就是电传操纵的控制更加精细,通俗的说,就是控制分辨率更高,这对于增强飞机的机动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更容易和机载传感器、机载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成,计算机发出的控制信号能够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在作动机构上实现,两者结合,能极大的提升飞机的机动性。更精细、更直接、响应快、易集成这四点加到一起,其实,这才是我想搞电传操纵的最核心原因——它能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

高振东说得高兴,但是同志们听着有点懵。

“高总工,飞机的机动性是由飞机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吧就算是控制再精细,反应再快,各类传感器的输入参数再多,但并没有办法在本质上提升飞机的机动性啊。”搞飞机总体或者气动的同志对此感到不解,直接提出了异议。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个嘛,在这里我一时之间没法展开说,总之大家记住,有了电传操纵,我们才能够利用一种新概念、新技术,大大提升飞机的机动性。而且这个技术不只是提升飞机的机动性,还能带来其他好处,比如降低设计重量,降低所需推力等等好处。”

“嗡”的一声,现场所有的同志都骚动起来。

什么神仙技术居然能带来如此强大的效果。

提升机动性、减重、降需,这任何一项,都是搞飞机设计的同志梦寐以求的,高总居然能用以一个技术满足三种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