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佳节将至酒事忙(2 / 2)

望着李逵离去的背影,晁雄征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中秋佳节将至,汴梁城内热闹非凡,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流如织。

各大酒楼更是生意兴隆,座无虚席。

然而,与城内的热闹景象相比,城外新建立的烈酒坊却显得有些冷清。

虽然工匠们日夜赶工,但烧刀子的产量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尤其是中秋佳节将至,各地的酒商纷纷前来订货,更是让烈酒坊的负责人焦头烂额。

“掌柜的,这可怎么办啊?我们手里的酒都已经卖光了,可是还有这么多人等着要货,我们总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吧?”一个伙计愁眉苦脸地说道。

烈酒坊的掌柜也是一脸无奈,他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没办法啊!这烧刀子的酿造工艺复杂,产量有限,我们已经尽力了。只能跟他们说实话,让他们耐心等待了。”

就在这时,一个急匆匆的身影跑了进来。

“掌柜的,不好了,不好了!太子殿下来了!”

掌柜的一听,顿时吓了一跳,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迎了出去。

只见晁雄征身穿一袭便服,站在烈酒坊的门口,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殿下,您怎么来了?”掌柜的连忙上前行礼。

“我来看看你们的烧刀子酿得怎么样了。”晁雄征笑着说道。

掌柜的连忙把晁雄征请进酒坊,向他介绍了烧刀子的酿造过程。

晁雄征仔细地听着,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

“殿下,这烧刀子的味道虽然好,但是产量太低了,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中秋佳节将至,各地的酒商都来订货,我们实在是应付不过来啊!”掌柜的苦着脸说道。

晁雄征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这烧刀子的酿造工艺确实比较复杂,需要时间。不过,你们也不要着急,我已经想好办法了。”

“殿下有什么办法?”掌柜的连忙问道。

晁雄征神秘一笑,说道:“天机不可泄露。不过,我可以保证,过几天,你们的烧刀子一定会多到卖不完!”

说完,晁雄征转身走出了烈酒坊,留下掌柜的一脸疑惑……

他望着太子殿下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

殿下到底有什么办法呢?难道他要变戏法不成?

一万斤内酒,最后能蒸馏出多少烧刀子?

他不知道,但隐隐的,他觉得太子殿下又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他转过身,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暗暗祈祷着:希望太子殿下能够成功吧!

晁雄征站在巨大的蒸馏器前,一股浓郁的酒香裹挟着热气扑面而来,熏得他微微眯起了眼。

空气中弥漫着粮食发酵后的甜腻,混杂着酒精蒸腾的辛辣,这味道,比记忆中任何一款白酒都要来得原始、粗犷,却又带着一股奇异的魅力。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能感受到这股热浪顺着鼻腔直冲头顶,让他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殿下,成了!成了!”一个浑身沾满酒糟的工匠激动地跑过来,手里捧着一个盛满透明液体的瓷碗,小心翼翼地递到晁雄征面前,“您瞧瞧,这烧刀子,清亮如水,却烈如火!”

晁雄征接过瓷碗,轻轻晃动,液体在碗中旋转,泛起细密的波纹。

他凑近闻了闻,一股强烈的酒香直冲鼻腔,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他咧嘴一笑,豪迈地将碗中液体一饮而尽。

“好酒!”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入腹中,一股火烧般的灼热感瞬间蔓延开来,让他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

他从未想过,用一万斤内酒,竟然能蒸馏出这一千多斤烧刀子!

这效率,这产量,简直是奇迹!

“赏!重重有赏!”晁雄征大手一挥,心情大好。

有了这批烧刀子,中秋佳节的酒水供应总算是有了着落。

他当即下令,将这些烧刀子分成三份:一份赏赐给禁军将领,以鼓舞士气;一份送往太子宫,犒劳自己的亲信;剩下的,则送入皇宫,孝敬父皇。

中秋佳节如期而至,汴梁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富贵人家在自家府邸摆下宴席,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而寻常百姓则聚集在街头巷尾,赏月、猜灯谜,欢度佳节。

各大酒楼更是人满为患,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和佳肴的香味,好不热闹。

然而,在热闹的氛围背后,却隐藏着一丝淡淡的忧虑。

“掌柜的,还有烧刀子吗?再来一坛!”一个满脸通红的客人扯着嗓子喊道。

“客官,实在对不住,烧刀子已经卖完了。”掌柜的满脸歉意地搓着手,“这烧刀子产量有限,实在是供不应求啊。”

类似的对话,在城中各处不断上演。

尽管晁雄征已经尽力提高了烧刀子的产量,但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

“唉,早知道这烧刀子如此受欢迎,就应该再多酿一些。”晁雄征站在太子宫的屋顶上,望着城中灯火通明的景象,心中不禁有些遗憾。

“殿下,莫要灰心。”许贯忠走到他身旁,递上一杯酒,“这烧刀子虽好,却并非人人能消受。物以稀为贵,这产量有限,反而更能激起人们的购买欲。”

晁雄征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贯忠兄说得对。不过,这酒榷制度,是不是也该改改了?”

许贯忠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殿下,这宋朝的酒榷制度,可比您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啊……”